1840-1949,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社会巨变,百年风雨,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共同书写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命运是“苦难与新生”的交织,在这一宏大的历史篇章中,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的洗礼,也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蜕变,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实现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探索,经历了从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救国之路,最终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民族英雄和革命领导人在历史的浪潮的不同阶段不断涌现,屹立潮头,名留青史。作为“镌刻时间”的光影艺术,中国电影不仅记录了这段近代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是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刻画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林则徐》、《辛亥革命》、《七七事变》、《建国大业》都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它们用电影的方式截取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章节,在真实中再现,在故事中呈现。
一、在真实中再现,还原历史,构建全貌
毋庸置疑,对于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来说,尊重历史史实,再现历史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再现历史,不仅是要完整地讲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更要展现当时的现实土壤,社会矛盾,环境状态,要在历史人物的真实行动中去完成这种对真实的叙述,使观众真正回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感受真实历史带来的冲击。无论是《林则徐》、《辛亥革命》还是《七七事变》、《建国大业》,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对历史的多角度展现。
以电影《林则徐》为例,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影片,《林则徐》的台前幕后阵容,堪称强大:不仅有第三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郑君里与岑范担任导演,更聚集了赵丹、夏天、高正等一批在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优秀演员。从电影的故事上来看,电影以林则徐广州南下禁烟为主线,展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内忧外患下的中国土地上,有识之士和人民一起,一边在腐朽的封建制度中求生存,一边与外来侵略势力作斗争的史实,这其中,“虎门硝烟”与“三元里抗英”成为电影的中心事件。在筹备电影的过程中,导演郑君里阅读了将近五百万字的清史档案、学术著作,从中提炼出近十万字创作札记,正是从史料中求索,才使得电影呈现出历史的真实。在电影的故事里,我们不仅能看到英帝国主义向我国倾销鸦片的罪恶,也能看到朝堂之上的党派斗争、朝堂之下腐败官员和鸦片商人勾结;既能看到年轻的道光皇帝决心反击,也能看到统治者最终受到蒙蔽,下令流放林则徐;既能看到人民深受鸦片之苦、洋人欺压,也能看到百姓们嫉恶如仇,不仅自发“追捕”逃跑的洋人,还发动了留名青史的“三元里抗英”,赫然形成了拥护林则徐的群众性力量;在封建阶级内部,既能看到唯利是图,帮助鸦片商人外逃的败类,也能看到如林则徐、关天培一样心怀国家大义,不顾个人安危的“好官”。《辛亥革命》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广州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等主线革命事件,还能看到孙中山先生为阻断清政府经济来源的奔走,看到清朝统治者的末路挣扎,看到袁世凯在各方势力之间的周旋,看到黄兴与徐宗汉的爱情……《七七事变》不仅聚焦二十九军与日军斡旋战斗的战场局势,也着墨于蒋介石政府的态度和政策转变,更展现了战争下军民之间的情感……到《建国大业》,我们能看到这种“全景式”叙事更是达到了顶峰,特别对众多历史人物的卷轴式呈现,加之全明星的表演阵容,建构了“遍地英雄”的历史环境,对国共双方对立关系中的复杂性的刻画,也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明潮暗涌一一搬至台前。
二、在故事中呈现,描绘历史,充盈细节
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同时,电影人在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中还要厘清一点——历史电影不是历史纪录片,除了真实性之外,保证电影的故事性和观赏性,也是保证影片质量的重要题中之义。所以,无论是在《林则徐》、《辛亥革命》,还是《七七事变》和《建国大业》中,我们能看到创作者们从视听语言,到戏剧故事,兼顾了“再现历史”和“描绘历史”的创作要求:一方面,创作者们不断为宏大的历史不断注入戏剧化、生活化的情节,将一个个“大”事件变成一个个起承转合,扣人心弦的故事;另一方面,不仅通过“人物特写”把一个个历史中的“大”人物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虚构出一个个时代中典型的小人物,观众代入自己的视角,从而更能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
在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在微服私访时偶然认识的渡船夫妇出场时只是处于故事的“后景”,只是女人在闲谈中的寥寥几句,点明因不愿运鸦片,惹怒了洋人,受到欺压和殴打的经历,侧面反映“人民苦之久矣”的社会现实,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夫妻两成为来到了台前,不仅在鸦片商人住处蹲守,还连夜拦截外逃的鸦片商人,不仅在林则徐受到流放时率众陈情,更是在“三元里抗英”中英勇杀敌。夫妻二人就是创作者虚构出的时代小人物的典型。而在电影《七七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何基沣等爱国将士的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形象跃然银幕。
电影对历史的呈现,其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影像化”,除了在故事和人物上下功夫,创作者们在电影画面上的匠心不容忽视。《林则徐》中,林则徐南下广州,长江滚滚,船只点点,波光灵动,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在《辛亥革命》中,开篇便是“秋瑾殉国”,慷慨就义的秋瑾血溅刑场,特效的加持下,血滴飞溅成为鲜红的“辛亥革命”四个大字,既显示影片正式开始,也暗含辛亥革命的大幕正式拉开之意;在《建国大业》中,对蒋介石政府整体多用黑、白、灰等颜色,营造压抑严肃的氛围,特别是蒋介石一袭黑衣在纷飞的鸽子之间伫立的场景,更是将那种“落败”之态刻画到极致,而中共一方,多用鲜红、军黄等颜色,影调的差异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也暗喻了两种不同的结局。
结语
从《林则徐》、《辛亥革命》、《七七事变》到《建国大业》,中国的历史在电影影像中被还原、被描绘、被演绎,历史的片段也在电影与电影之间被串联起来,历史中的人物也许已然逝去,但精神不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光辉,透过电影银幕映照着现实,必将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系苏州德雅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