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是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一个国家、地域或民族的开放程度和包容程度。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鲜明要素,既是培养情趣、陶冶情操的媒介,也是文化互鉴、思想交流的载体,在多元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高校音乐教育需顺应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以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为遵循,通过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为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在多元文化中追求育德启智
师之大者,育德启智。教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生能否牢固掌握音乐知识、熟练掌握音乐技巧、准确理解音乐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说,教师的综合素养对音乐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尤其在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力量和智慧启迪,而且要成为学生精神的指引者和人生的导航者,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需抓好教师这一关键。《放牛班的春天》作为影史上最伟大的教育电影之一,在上映近20年的时光里始终被奉为经典之作,根本原因在于其折射出的教育思想始终闪烁着智慧与爱的光芒。音乐教师马修面对一群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问题学生,以爱和包容耐心浇灌,并以音乐为切入点,发掘学生歌唱天赋、引导学生组建合唱队,学生因此在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努力去遇见更好的自己,最终取得了一定成就。所以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理念,认识到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关键在于其背后文化和精神的独特性。教师如果无法从文化角度出发剖析音乐内容,那么音乐教育自然只剩下知识和技巧。同时,音乐教育需要突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即音乐教育要通过音乐这一纽带,帮助学生实现成长与发展。这种成长与发展,既是知识层面的积累与延伸,也是思想层面的丰富与拓展。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也要有文化育人的观念意识。
在包容开放中坚持传承创新
多元文化发展作为一种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必然面临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锋和碰撞,因此,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无法脱离本土与外来这一现实问题。从艺术的本质来看,音乐没有高低之分,也无贵贱之分,不同的音乐文化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音乐思想,不同的音乐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音乐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和人类沟通交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要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音乐文化,使学生在感受多元文化张力的过程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多元文化背景下,尊重和接纳外来文化固然有其必要性,但保护好、传承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更为重要。正如影片《百鸟朝凤》中讲述的那般,在传统文化土壤的剥离下、在西洋乐器的冲击中,民族音乐表现出一定的式微之势,如若年轻一代人连自己的音乐和文化都无法传承,又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音乐创新呢?因此,高校的音乐教育创新,首先要将本民族的音乐及文化传承放在重要位置,要让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中看到中华民族对师徒授艺的讲究、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对人品艺德的重视,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厚植民族情感、丰富精神世界。
在信息技术中丰富教育形式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各领域、各行业,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高校音乐教育创新也应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好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按时发布预习要求、课程资源、课后任务,将部分基础性教学工作从课堂转移到课余、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由学生自主安排完成,从而培养学生按时学习、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独特经历下,音乐教师应进一步掌握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雨课堂等直播平台的使用规则,利用好屏幕共享、小程序直播、连麦互动、学生画像等功能,通过信息手段完成重复性较高或工作量较大的教学任务,保证自身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音乐教育创新中。此外,高校教师应通过微信、微博、QQ等微传播渠道,积极传播音乐文化知识、传递音乐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在多元音乐文化中锻炼性格、锤炼品格、完善人格。当然,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鱼龙混杂,音乐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使学生能主动接受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鼓励学生成为优秀音乐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播者。总而言之,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是在文化观、艺术观的积极引导下,对音乐教育的全面创新,不仅要强调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而且要保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在电影艺术中凸显育人功能
电影通过影像拓展了艺术展示的可能性,也以通用语言拆解了情感表达的复杂性,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应重视电影艺术的重要作用。尽管不同国家、地区及民族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也因此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认同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但并不妨碍优秀音乐及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尤其在电影艺术的助推下,优秀音乐及其文化的影响力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从《雪绒花》到Yesterday Once More,从《天空之城》到My Heart Will Go On,经典影片永不过时,经典影片中的音乐更被广泛传唱。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创新,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这类优秀曲目,以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但引入的目的并非停留在欣赏层面,而是要使学生思考这类经典音乐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使学生在电影语言的描述下,深切感受电影音乐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在电影和音乐的交融中体会人类情感的艺术化表达。因此,教师利用电影艺术开展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地选择优秀影视曲目作为教育教学素材,而是将音乐与电影相结合展开教学工作,从而在发挥音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同时,以电影作品的号召性、启迪性强化电影音乐的育人功能。
音乐教育是传递音乐知识,也是教授专业技能,更是践行立德树人。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是顺应现代文化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困惑与需求,了解学生的短板与不足,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对音乐教育理念、内容、载体的全面创新,使学生在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实现知识、能力、品行的整体提升。
(作者系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