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电影是中国主流电影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承担着回望历史人物和事件、映射时代主题和特征、树立英模人物道德典范、对民众进行精神引领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流人物传记电影立传对象在继承以往革命英雄、领袖人物等传统类型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比如讲述基层干部王继才守护开山岛32年故事的《守岛人》;讲述“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迫降事件的《中国机长》;讲述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的《萧红》;讲述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时隔多年再夺冠军,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的《夺冠》等等。
随着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商业性在电影创作实践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物传记电影的创作在这样的语境下,不仅要符合历史真实的原则,更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如何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在展现创作者的艺术美学追求的同时,兼顾电影的商业性以实现票房上的成功,这是近年来的人物传记电影正在进行探索、实践的创作目标。
◎ 立体化的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是人物传记电影的创作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物传记电影逐步摆脱人物符号化、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塑造倾向,将人物故事中的重点从“做什么”转变为“怎么做”、“为什么做”,更加追求深入人物内心,追寻人物内在的矛盾、犹疑和纠葛,发掘激发人物外部行为的内在源动力与心理动机。
2023年3月24日上映的电影《望道》以《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为核心,用艺术性手法娓娓道来其笃定恒心为民族国家寻道、望道、守道的一生。陈望道接下的《共产党宣言》翻译任务只有20天的时限,在经过一个又一个通宵达旦、苦思冥想的日夜后,他终于完成了翻译精确的中文首版,却遭遇印刷厂工人因工资拖欠而罢工。在面临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急需《共产党宣言》进行大量印发指导下一步行动的两难情况下,陈望道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者。如此,一个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共产党宣言》的指导思想的革命人物形象跃然银屏之上。
与此同时,影片除了注重对陈望道正面形象的塑造,也展现了他脆弱、消沉的一面。在完成《共产党宣言》翻译七年后的四一二大屠杀中,他在暴雨中对着昔日的老友,现在的敌人戴季陶的住所无助地怒吼与质问,在住所门口的灯柱下等到深夜,痛苦地坐在地上恸哭。这些对陈望道人生低谷时期脆弱、无助状态的描写将人物塑造得更为立体,与观众产生更深的情感连接,同时通过对他在低谷时期与人性弱点本能做出的对抗的刻画,补充完善了人物的内心成长与行为动机——他对共产党的信念,对改变中国社会的坚定理想。
人物传记电影只有通过立体的、真实的人物塑造,才能真正到达观众内心,让更多观众愿意去看、看进眼里、记在心里,实现人物传记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主旨。
◎ 年轻态的故事取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成为中国电影观众的主力军。根据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产业研究处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观影主力人群中20至34岁的观众占比69.5%;猫眼2022年购票用户数据也显示20至29岁观众占比46.4%,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年龄区间”。因此,人物传记在审美上也应适当向年轻态靠拢。
建党百年献礼片《1921》是人物传记电影年轻态审美的典型作品,它用独具匠心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段再现了中共一大召开的故事。影片选用了与当时“一大代表”年纪相仿的青年演员,刷新了观众心中的革命先辈形象。观众们看到了当时同为青年的革命先辈们,实现了一次百年前的青年与当代青年的跨时空对话。
首先,《1921》聚焦历史革命人物的青年时期,通过讲述这群青年为了完成“一大召开”而付出的努力、经历的危险与争执、结交的深厚情谊,实现了青春叙事。影片中刘仁静、邓恩铭、王尽美三人初到上海,被上海大世界的哈哈镜逗得前仰后合,尽显青春之姿与烂漫之意;毛泽东与新婚妻子杨开慧码头惜别,却被何叔衡的玩笑“打断”,尴尬之余,其间流露出美好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无辣不欢的毛泽东与神交已久的老乡李达在上海寓所夜间小聚,在了解到李达口味早已“沪化”,且菜中无辣椒时,便用一句方言调侃:“湖南完咯!”,不禁让人觉得可爱鲜活。这些片段拉近了年轻观众与历史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观众在感叹“原来他们也会经历这些事情”之余更能理解与共情这样一群真实鲜活、勇敢热忱、有理想又有迷茫的青年。这些青年在茫茫黑夜里担起救亡图存的重任,于风雨中托起崭新的中国,这种精神力量更是直达观众的内心深处。
其次,《1921》启用了大量青年演员,实现了明星影响力的正向运用,比如演李达和王会悟的黄轩和倪妮,饰演毛泽东的王仁君,饰演邓小平的王源,饰演刘仁静的刘昊然等等。一方面,这些影视明星往往具有较大的观众基础,能带来较大的流量,而其粉丝也已经对其建立起一定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由年轻的影视明星饰演年轻时的领导人、革命家等,更容易为年轻观众所接受,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这使得影片所要传达的主旨思想更加易于接受。
◎ 视听化的情感表达
人物传记电影通过类型化的叙事技巧使得故事的节奏更紧凑,观赏性更强。重场戏作为类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情节转折和人物心理转变的关键内容。重场戏的艺术表现质量,往往能够成为影响人物传记电影精彩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主教练戴敏佳率领中国乒乓队参加的三次比赛构成了影片的三场重场戏,分别呈现了戴敏佳不同时期的人物心理状态及其转变历程,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第一场韩国釜山邀请赛是创作者虚构的一场比赛,重在展示经过戴敏佳重组和训练后的中国乒乓队的实力。运用正常的运动拍摄模式,以全景和中景为主,削弱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主要通过对球员运球的刻画来侧面体现戴敏佳的执教能力。
第二场哥德堡第42届世乒赛的失败意味着戴敏佳失信于“两年夺回斯韦斯林杯”的承诺,是他心理上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影片通过大量使用近景与特写镜头,拉近观众与戴敏佳的距离,使观众走进他的内心去体味他所感受到的紧张、压力和隐隐的期待;通过升格拍摄比赛场面来改变观众对球的观感,延长观众心理维度的时间,增加紧张的氛围感受;通过手持微微摇晃的近景微畸变镜头对准戴敏佳的背面与面部,配合强化戴敏佳的主观心跳声和大脑的嗡嗡声,淡化环境音的声音处理方式,使得观众与输掉比赛后被巨大的压力、自我怀疑所包围的崩溃状态的戴敏佳实现高度共情。
第三场第43届世乒赛,中国队重新捧回斯韦斯林杯使得该片的情节高潮与情感高潮有效叠合。通过全景和中景呈现双手抱胸坐在场边的戴敏佳,整场比赛弱化戴敏佳,而突出强调中国乒乓队这个集体,通过球员的表现与观众的反应从侧面体现他的沉着冷静、游刃有余。这场比赛一方面是戴敏佳在经历、对抗并走出自我怀疑与挫败之后,带领中国乒乓队完成逆境反击,实现对“拼搏与争光”的传统体育竞技精神的体现,回归了体育本体;另一方面是戴敏佳在克服自己内心犹疑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体育竞技的深层次内涵,并在最后这场比赛中完成对“享受比赛”的体育竞技现代性内涵的诠释。
通过各有侧重的镜头语言与心理模式,这三场重场戏比赛的强度层层递进,戴敏佳对乒乓,对体育竞技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刻,人物的形象得到丰满与立体的塑造,逐层完成“进阶”,影片在“好看”的同时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物传记电影传播中国人物故事,更应该通过立体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具有美感的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温润人的心灵,担负起弘扬时代精神、为新时代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
(黄喆筱,中国传媒大学2022级电影专业硕士研究生;徐智鹏,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