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源自于电影,却又远不止于电影。
作为电影领域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电影节的存在,让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和历史变迁的社会图景,都记录于多彩斑斓的光影之中。这既凝聚了跨越时代、跨越国度、跨越语言的人类记忆,又成为不同国家之间“触摸”别国人文的一种途径。
在此背景下,本届北影节的选片策略也是立足于全球视野,挖掘各国电影艺术与文化价值。尤其是北影节与联想集团共同推出的“丝路十年 联想未来:电影亚洲连线”展映单元,更是承载了亚洲文化欣赏与互鉴的理念。
悠久而绵长的文化为亚洲电影打下了良好的创作基础,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增加了沿线国家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在这些力量共同推动下,亚洲国家文化将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
电影叙事“亚洲连线”
作为2023年国内首场国际电影盛会,这不仅是一次“新生”,更是一次“突破”——本届“天坛奖”共收到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8部影片报名,数量再创新高。
4月18日,北影节开票仅不到5分钟,绝大多数场次的电影票就已全部售罄。特别是 “丝路十年 联想未来:电影亚洲连线”特展更是因收录多部热门影片备受关注。如讲述草原父子情的蒙古影片《秋丰满月时》、从小人物生存窥视人类信任关系的伊朗影片《片场风云》、新加坡与韩国合拍喜剧影片《花路阿朱妈》,以及首部打进柏林电影节的也门影片《家庭负担》等,均是影迷抢票的重点影片。
该单元命名中之所以采用“电影亚洲连线”,而不是“亚洲电影连线”,也看出北影节组委会与联想集团共同的立意点:基于地缘和文化亲近,让亚洲国家区域间的电影合作有机会变得更加充分且深刻。这也是“电影亚洲”意识向世界范围传播的重要推手。
对于联想集团而言,参与北影节,不仅是品牌以科技、文化为双驱动,助推丝路国家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又一次跨界实践,同时也是其“互相理解、珍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各国文化”价值观的一次另类诠释。
放在更广义的现代宏观下,科技、人文、经济本就源出同门,且在诸多选择上亦是殊途同归。用电影表达情感和传播亚洲文化,是将亚洲国家摆在一个更高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他们的风采,让亚洲力量被世人所看到。
站在“一带一路”十年的历史节点上,北影节这种文化交流背后所指向的“包容性发展”还体现于贸易、经济、科技的互联互通上。扶贫苏丹、帮扶非洲修建大坝、将中国电路铁塔送入埃及等等,亚洲国家的每一个动作都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更多确定性和合作信心。
普世价值“包容共存”
文化与科技之间从来不存在泾渭分明的鸿沟,两者之间的耦合往往能够为世界带来更多新的价值。放在更大的格局里,打破界限同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开始,亦是探索世界的又一个开端。
这种多元共融同样也存在于今天的商业领域之中。作为一家根植于中国、业务遍及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科技企业,联想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供应链建设、研发布局、服务网络覆盖了145个签约国家,沿线生产基地员工总人数已近万人。多元性与包容性的价值观始终贯穿在这家全球500强企业的生命里,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多元文化精神的交流与融合。
无论是以科技之力驱动多国新基建提速,还是联合北影节助力国际文化交流,对于联想集团而言,都是在助推丝路沿线国家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特别是此次和北影节携手推出的“丝路十年 联想未来:电影亚洲连线”特展,让世界更好地看到亚洲电影的创作力量。
“文化亦是传世宝”,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植于全球每一个人的心中。从电影文化中汲取滋养,将充满人文底色的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北影节十三年来的策划初衷,同时也是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推动文化自信与传承的祈盼。(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