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2日,为期三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落幕。今年的电影市场,全面回归线下。设立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的电影市场内,云集了数百家专业展商,完成了制片发行、拍摄基地、内容生产、后期制作、影视院校、投资融资、技术支持等电影产业链环节的全覆盖。
漫步展会现场,上影集团、长影集团、潇湘电影集团、内蒙古电影制片厂、Roskino、以和电影(马来西亚)等影视制作公司,都公布了满满当当的电影项目计划,显示了对电影市场的充分信心。
天马世纪、蓝媒时代、环鹰时代、华视网聚等发行公司的展台也颇为引人注目。事实上,当下电影发行国际化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既要考虑引进来,也要想着怎么更好地走出去。电影发行行业的展商甚至和业内的买家来宾们,坐在一起交流了当下的发行新趋势:世界各国的电影,越来越注重时代背景下的本土故事,怎么把具有各国特色的题材电影在国际发行平台上“流通”,显然已成为新命题。
上影节凭借30年发展积累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电影市场本身的巨大潜力,让旗下的电影市场备受海内外行业人士所看重。前几年创新的“国际影视云市场”,在今年电影市场回归线下后,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它的海外吸引力依然不减,大量的海外影视行业机构踊跃参与,包括Greek Content,Brazilian Content, Content Thailand,TBS,MBS,France TV Distribution,Vienna Film Commission……各类海外展商“云”聚“国际影视云市场”,展示了近300个影视项目,为国内买家寻找海外优质内容,也为国内参展商与海外买家进行交流沟通构筑了桥梁。
上影节电影市场,历来被视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程的“晴雨表”。除了直接体现当下的行业动态,国际影视行业关注的未来趋势,也都能在电影市场得到充分体现。今年,AI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热门话题,和科技发展密切关联的电影工业,对它自然更是高度关注。顺应这个趋势,上影节除了和松江区联合举办了科幻电影周,还在电影市场内的“IP影视开发大会”上,特别探讨了科幻题材电影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新技术的诞生,总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分歧,而电影市场给这些迥然不同的观点,提供了争鸣的平台,给业界充分思索、消化的空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例,它到底能取代人类的想象力吗?科幻作家阿缺认为,ChatGPT现在还很“年轻”,尚处在“还没学会走路”的年纪,但他相信总有一天它可以独立地完成一部小说,“比如帮《三体》写一部真正的续作。”但另一位科幻作家鲁般则认为,ChatGPT并不能给自己提供帮助,因为人“并不想要一个立刻的答案,而是更愿意自己去探索”。
这样的对话交流,并不是只有从业相关方才感兴趣,对来市场展示园区政策的陈旭春来说,他作为一名普通听众同样听得津津有味,“本届上影节,我最期待的就是科幻电影周,我本人是科幻电影迷,最爱《三体》系列,希望能凭借上影节这个大平台,促成更多科幻题材影视作品的开发。”他供职的园区所在地上海松江区,正在大力建设上海科技影都,他认为,在电影市场多了解高科技影视产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自己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
除了与影视作品内容直接相关的话题探讨,电影市场还同步开展“中国影视行业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研究报告(2022)”发布会,从“电影授权市场的冰与火”以及“AI创作的IP展望”两个维度展开实践分享,分析当下大热的AI创作的合规性、生成作品的权属及合法性等问题,探讨业内使用AI进行创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为影视IP保驾护航。(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