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新推出的“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自6月9日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看展,多场精心策划的“在现场”活动则以创作者和行业专家、观众一起探展的创新模式,提升了专业探讨的深度,拉近了大众与数字影视的距离。
在6月14日的“在现场”活动中,《新武林·众方纪元》虚拟演出导演、元宇宙项目企划统筹观宇和作品监制陈陈陈为观众解读了这个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思路。观宇介绍说,项目1:1地复刻了额尔古纳草原,试图结合音乐与建筑IP,为观众在虚拟世界里带来一场“展览+演出”的体验。而陈陈陈则认为,项目的出众是让观众进入音乐人的脑海里面去看演出,进一步了解音乐人真实的创作意图和脑海中的想象。
除了视听盛宴,扩展现实(XR)技术还可能对创作和体验带来怎样的影响?观宇认为,XR作品的一大特点就在于能实现多线程故事线的选择和跳跃,为观众提供多结局内容和不同的观赏体验。而陈陈陈也从自己的经验提醒创作者,伴随着XR技术的发展,未来从事虚拟世界内容的创作一定要注意世界观的构建,“你需要有世界观,才可以把这个空间和叙事不断延续下去”。
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影像作品增色;而不断迭代的技术,也让更多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成为可能。尤其是在近年影视行业的科幻大潮中,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被反复提及——它们会为科幻作品带来什么?又是否可能改变科幻创作的规律?
在6月15日的“在现场”活动中,科幻作家陈楸帆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位曾获得国内外众多奖项的创作者认为,媒介是信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会改变人们思考、表达、沟通的行为,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机共创”的时代不可避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都会成为写作的一部分”。
VR导演/制作人、PICO影视工作室负责人范帆在6月16日的“在现场”会活动中介绍了包括《三体VR》《跟着德爷闯东非》《古籍巡游记》等众多VR影视、游戏作品。在范帆看来, VR这种新生媒介要想进一步获得大众的认可,创作者必须挖掘出作品的“不可替代性”。换句话说,创作者不仅要充分利用VR技术的空间性、互动性,还要尽可能提升品质,以工业制作的规则打造精品,“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大众,做类型化的叙事。”
(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