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部好莱坞暑期大片,每次看完,和其他观众一同沉默地、无表情地走出影院,脑子里都转着同一个问号:就这?
好莱坞大片怎么不好看了?一些人归咎于政治正确,那只是最后一根稻草,早在政治正确之前,好莱坞大片已经不好看好长时间了。具体的时间基本在2010年前后,在那之后好莱坞大片基本上就靠漫威超级英雄片独木支撑。
好莱坞主流商业片一直秉承“三S”法宝:故事(STORY)、奇观(SPECTACLE)、明星(STAR)。奇观方面,虽然创意开始匮乏,但场面依然拿得出手;明星方面,比起黄金时代和90年代“2000万明星俱乐部”,现在的好莱坞明星确实明显降级了,但最短的那块板还在故事。前几年,我还“吐槽”好莱坞大片的故事,现在我都缄口不提了,面对足球网一样到处是洞、稀碎如糠的剧情,再“吐槽”,不识时务又多此一举。
也就是说好莱坞大片不好看板子得打在编剧身上,编剧到底在干什么?
好莱坞大片都这么难看了,编剧们还在如火如荼地闹罢工。
始于今年5月初,目前还在持续、不知何时结束的美国编剧大罢工,是美国影视业难以调和的劳资矛盾又一次集中爆发。美国编剧协会代表11500名编剧与电影电视制作人联盟谈判,提议将编剧每年的报酬提升至4.29亿美元,但后者将数字压至8600万美元。4.29亿、8600万,从这两个天壤之别的数字,就知道对编剧这一内容创意写作岗位劳资双方的估值差异有多大,难怪谈不拢。
编剧对影片的贡献被看低的体现之一,就是有一种普遍认为:好莱坞商业大片有明星、大场面就够了,剧情都是流水线作业,根本不需要剧本,起码不需要什么优秀的剧本。不知道这个误解始于何时,但确实就如病毒一样,在业界广泛传播,甚至让很多观众都信以为真。
商业大片真的不需要好编剧吗?
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赢得众多观众的好莱坞经典大片的编剧们,很多是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土星奖最佳编剧和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业界大拿。写《唐人街》的编剧写的《碟中谍》,想想都梦幻,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沉迷于《谍1》那暗黑、绝望、诡谲、迷幻的开局,大师手笔,不服不行。
也就是说当年好莱坞大片强,特效强、创意强、导演强,编剧也强。
这批编剧“大佬”们的履历模板均是编剧、导演、制片人兼于一身,有的还是畅销书作家,甚至是演员,而21世纪10年代后,这些编剧大拿们有的年纪渐长,退隐江湖,还有的离开了电影圈,化身为热门美剧的主理人。而他们的后继者,显然没有接住传下的这一棒,编剧能力明显下了一个台阶。
下台阶的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2007年上一次美国编剧大罢工。
持续了一年的罢工,最终斗争的结果其实也并没有让编剧们满意,于是编剧队伍中又发生了一次自动分层,好编剧选择了用脚投票,“电影不留爷,爷去写美剧”。
考虑到美国电影业的制作周期,编剧大罢工的后续效应是在两三年后才完全显露出,也就是我前文给出的时间点,在2010年后好莱坞大片的故事质量肉眼可见地明显降低。
所以,根本不是商业大片不需要好编剧,只需要流水线剧本就够了,而是真正能写出好剧本的编剧都走了,只有能写流水线剧本的了。这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糟糕的闭环。
更糟糕的是,从2023年这次美国编剧罢工可以看出,资方制片方不仅没有意识到需要补齐编剧这块短板,反而进一步降低对编剧这一岗位对业内贡献的估值,并利用大数据、AI来稀释编剧工作的完整性与唯一性(至少是稀缺性)。
这次大罢工编剧们除了薪酬要求,另一主要诉求就是抵制因平台数据不透明与AI写作泛滥导致的创作“零工化”。编剧们剑指目前被流媒体平台广泛使用的“迷你编剧室”(Mini’s Room)。这类编剧室通常由2-3人组成,制片方出于成本考量,以较低价格雇佣成员写出前几集的大概剧本并提交平台审核,一旦审核通过,编剧室成员即被“解雇”,不参与后续剧集创作。这一模式不仅让编剧整体酬劳减少,而且让编剧的工作彻底沦为打散工的自由职业。
早在AI写作之前,奈飞已经用大数据模式炮制过一批精打细算的奈飞大片,遗憾的是,没有一部是佳作。大数据只能列出过去观众爱看什么,AI写作助手只能基于过去作者们都写了什么,而观众想看的永远是未来。我不知道能被人工喂养培育的AI最终会长成怎样?但从目前来看,AI在剧本写作方面的使用依然还停留在糅合与融梗,但由于其搜索引擎的强大,加之创意写作自证知识产权固有的难题,美国编剧们因担心AI会导致采集于全球互联网上的海量文本经融梗糅合之后无法溯源,而伤害原创作者本已微薄的利益,对其都持反对态度。
无论哪种类型,一个故事其实是编剧按照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创造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世界,人物生活在其中,相遇、相爱、相杀,由此产生了故事。大数据、AI、包括“凑活儿”的编剧组创作出来的剧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支离感和不统一性,因为每个编剧创造出来的世界是不同的,就像多元宇宙,台词出自编号112宇宙,人物出自编号123宇宙,只撬下台词与人物这一块,却拿不走这句台词和人物从属的整个宇宙,这样硬融在一起的故事,就会跟《蜘蛛侠:平行宇宙》中演的那样,因为不相容,时而出现卡顿、拉道、马赛克,最终因为无法建立统一自洽的逻辑而导致整个故事世界的崩塌。
今年已经八十岁高龄的马丁·斯科塞斯秉承着对电影的一腔热忱,忧心地提出这种“打零工”的编剧工作方式让编剧沦为流水线上的车工,丧失了成长空间,无异于杀鸡取卵、透支未来,“如果2023年的编剧无法获得任何制作经验,电影公司以为2033年的剧集主理人要从哪来?”
由于编剧这一工作的特殊性,他的工作成果不是终点,而是一种必须对接到拍摄的中间媒介,这就决定了电影化程度较高的商业大片的编剧,必须是对电影工业、剧组拍摄、明星光环全面了解的人才,所以,好的商业片编剧往往都是多面手,身兼编剧、导演、制片人诸多职位。要想当好一个编剧,你必须不仅只当一名编剧,听起来比较吊诡,但事实就是如此。然而随之而来的悖论就是,当一个编剧还能胜任导演、制片人等岗位时,由于这些岗位的话事权在行业中高于编剧,良禽择木而栖,最终他们往往都会变成导演或制片人。这更加剧了能写好商业大片的编剧在业内寥寥可数,奇货可居。
这次美国编剧罢工还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流媒体平台的数据开放问题,票房的数据经过多年的演进,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规范和公开的统计系统,而流媒体平台的数据则成为只有平台自己知道的高度封闭的行业机密,从小的方面说,数据的不公开影响了编剧们核算自己的作品收益,这里更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这些数据的不公开甚至是作假,还可能引发决策者对观众、对作品乃至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误判。
2007年美国编剧罢工的恶果,三年之后才真正显现,所以,由2023年美国编剧大罢工可预见的是,好莱坞大片还会继续不好看下去,甚至更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