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色电影以真实的历史事迹和人物故事为叙述主线,通过必要的场景渲染和人物形象刻画,以直观真实的场景表达反映中华儿女对正义真理的追求、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分析经典红色电影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可知,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在改编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最大化还原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现阶段,成长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转变环境下的大学生普遍具有相对灵活的思维方式、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当前高校特有的学情实际现状,可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调整提供有效依据。新时代背景下,社会越来越关注人才综合水平,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全的思想人格、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素养。结合当代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较为严峻的教育形式,亟需创新教育模式、深化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协同中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经典红色电影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价值引领、思想引导、情感熏陶、人格塑造等多样化功能,将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创新教育模式,以电影特有精神带领大学生深化自我认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并结合价值引领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在特殊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助推大学生全面成长。
一、以经典红色电影为资源实践电影治疗,激发学生共鸣引领心理适应
源于欧美国家的电影治疗在传入我国后,被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可作为一种教育补充手段改善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态,并在情感共鸣中缓解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提升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以经典红色电影为资源,可丰富电影治疗的素材来源,并在此类电影的价值引领与精神熏陶下激发大学生情感认同,并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场域的同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亲和力,从而引领大学生心理适应,更好地发挥经典红色电影的特有育人功能。对此,高校及教育者可选择经典红色电影素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际为依据,积极实践电影治疗,通过打造“红色光影学堂”为大学生提供赏析经典红色电影、接受情感熏陶和价值培育、人格引领的有效途径,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组织必要的影评、再创作等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在直接参与体验中感知红色精神、认同红色文化,并以革命先辈的生命追求要求自己,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鼓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电影治疗以产生情感共鸣,结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引领大学生心理适应,从而带领学生找准个人发展定位、明确成长目标,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渐成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班人。
二、以经典红色电影为支撑丰富教育内容,活跃教育氛围深化心理认同
经典红色电影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在引领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与健全人格,而实现此目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持续丰富,将经典红色电影资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为教育过程注入活力,并结合教师引领深化大学生心理认同。其一,高校应带领心理健康教育者建设经典红色电影影视库。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经典红色电影素材,通过分析此类电影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目标、形式等层面的契合性,从大学生学情实际角度出发,在调整转化中形成特有的数据资源库,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提供有效支撑,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其二,在具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立足学情实际和教育主题,调整创新经典红色电影资源,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需求,吸引大学生充实教育内容,在巧妙转化和多元运用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焕发生机,并活跃教育氛围,在电影资源的带动下加强大学生心理认同感,在情感熏陶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三、以经典红色电影为载体创新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塑造健全人格
经典红色电影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教育者的育人技能、红色文化素养等提出较高要求,高校应结合必要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引领教育者认同经典红色电影特有的心育价值,创新教育理念,同时掌握一定信息技术育人技能,切实有效地创新经典红色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入方式,以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此基础上,高校应与教育者展开深度协作,借助经典红色电影育人载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在师生充分互动中深化价值引领,从而以经典红色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一项针对微电影拍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微电影拍摄可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以心理互助的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过程中,高校及教育者可学习微电影拍摄教学法的实践经验,引领学生深入分析经典红色电影,选取特定情节进行再创作,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将剧本创作、情节完善、演职人员选拔及拍摄、后期制作等全部交由大学生负责,以此在学生充分参与中深度感悟红色精神,并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全的思想人格,结合红色微电影展演活动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作者系西安外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