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指出,“要支持和鼓励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我们还要把电影当作是一种经济活动,近期我们要全力地恢复做好周末档。”这些话确实说到了我们影院从业者的心坎上。特别是把电影当作是一种经济活动,那我们就可以用经济规律来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
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获得643亿票房和17亿观影人次的骄人成绩。但是,中国电影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上限,按13亿人口算,平均每人每年看1.3场电影,这和国际上的平均4-5场还有着不少的差距。我一直呼吁“2.0计划”,即平均每人每年看两场电影,那就是1000亿的票房。
培养习惯性观影的观众群
什么是习惯性观影观众?
2015年4月,我们朋友的父母德沃夏克夫妇携全家来北京。德沃夏克夫妇是典型的“习惯性观影观众”,每周至少看一场电影。来北京也不能破了习惯。于是,就在北京芳草地的卢米埃影城看了刚刚上映的《王牌特工》(The King’s Man)。
“习惯性观影人群”属于“非理性”(一般不会去看影评)但经常性的观众。他们是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看电影前对影片的质量并不特别关心,看了不喜欢的影片也就自认倒霉,看了喜欢的影片也会去向朋友推荐。
如何培养习惯性观影观众?
所谓“众口难调”。我的一个朋友不属于动作或科幻电影的拥戴者。但是来到影城后,发现除了“速激10”就只能看“银河护卫队3”了,都是同一类型的电影!后来,他看了还在排片的《宇宙探索编辑部》。本没有什么期待,也没听说过这个电影(可能有些文艺青年早就知道了),但看完后跟我说,还挺不错的。如果当时电影院没有排这部电影,他有可能就回家了。
所以,培养“习惯性观影观众群”的关键,是影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不同类型的影片供观众选择。至于影片的“质量”如何,等他们看完了自己去评判。不久前一部影片在国际上大红大紫,很多年轻观众特别喜欢,而很多中年观众却说看不下去。有人说好说坏并不重要,但是对票房肯定是做了贡献!
2015年4月6日,德沃夏克一家三代来北京侨福芳草地参观并看电影
如何量化支持和鼓励中小成本影片?
我是在清华大学接受过专业工程学习和训练的。因此我习惯于首先“定义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中小成本电影在给影院的供片数量上绝对占有优势。但是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影片。如何支持和鼓励中小影片的制作?我认为出路在发行环节。说俗了就是它得把钱给挣了,至少不亏本,才会受到资本和影片保险公司的青睐。
“一日游”与电影本身的“质量”没有必然联系
很多人认为电影在影院“一日游”是因为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行。这可能是原因,但并不是绝对的。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影片的发行模式不对!目前影院排片的依据主要是靠所谓的“大数据”:即观众的关注度。而观注度是可以靠钱砸出来的!大片的发行模式就是用庞大的宣发费来买关注度,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对那些连拍片都捉襟见肘的中小成本影片而言,根本就是望其项背。而如果这些影片向影院讨要“排片率”,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
如何改善中小成本影片的命运?
一是靠政策,二是靠新的发行模式。
首先是政策。电影的诞生地法国规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个影院的排片量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也不能超过该电影院总场次的三分之一。很多其他国家则规定对一部影片的排片量不得超过60%。这样,一片独大,中小成本电影无立足之地的现象就得到了有效遏制。观众随时到访电影院,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影片供观看,这样有利于培养“习惯性观影观众群”。我认为这些规定值得借鉴,至少规定影院周末不得让某部影片排片率过高。
其次是发行模式,如“点映-拼团”发行模式。现在中小成本影片的发行模式别无选择,只能是大片的砸钱模式,靠天吃饭。但是宣发费有限,甚至没有宣发费的中小成本影片就很尴尬:要不来“排片率”,关注度没有,于是很快就被影院下架了。如何改变中小成本影片的命运?首先,放松心态,不要追求大片的速战速决,而是树立起打持久战的决心。疫情前,中影的“掌门人”傅若清和我讨论过一种影院的“点映-拼团”模式,我觉得特别适合中小成本影片的发行:中影建立一个“中央片库”,将所有有龙标的影片都上传到中央片库。各地的电影院都可以在中央片库注册。观众可以在当地的注册影院点播中央片库的影片。我们的IT部门还和中影的有关部门走通了自动下载影片和自动生成密钥(KDM)的流程。
2019年平均每场影片的观影人次大约是9人次,因此如果点播观影人数定在20人上下,那就相当于两场的观影人次!这种发行模式相对大片的高举高打正规军模式属于“游击战”,发行成本极低。但是,只要利用好中国特色的流媒体,如抖音、小红书、快手、拼多多、美团、爱奇艺……, 打一场“人民的战争”,我相信,这种发行模式在全世界也将是独树一帜,会给中小成本影片带来巨大的利益。
中国电影市场的出路在于有专业的资本市场支持
这里我特别强调“专业”两字。2009年后,由于电影《阿凡达》的成功,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一段“蛮荒发展”阶段。各种投机资本的资金流向中国,野蛮砸钱铺路。但是疫情之后,中国的电影市场恢复冷静,正是应该进行调整的时候。
电影的专业资本应该由专业的业内人士和专业的基金管理者组成,对影片的创作进行批量投资(因此资金必须雄厚),形成电影产业链上下游的呼应,减少资本投入的风险。
有效增加片源供应
好莱坞由于受“政治正确”和所谓“大数据票房要素”(如肤色,必须有LGBTQ+元素等)的制约,将原有的艺术创造力给抹杀殆尽,因此咎由自取,最近拍出的影片在全世界越来越不受待见。中国的影院和发行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准备迎接好莱坞影片青黄不接不卖座的新局势。扩大非好莱坞影片和国产影片的供应量将是中国未来电影市场的增长点。我相信,只要在每一个非好莱坞地区和国家每年有一部可以看的影片,那就至少有100多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应用,把原来繁复的字幕工作缩减到按分钟计算的单位。此外,对经典影片的修复升级放映也是扩大片源的一个新尝试。获得2亿多票房的《海上钢琴师》和《天堂电影院》的小众放映,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信心。
影院的社交属性不可替代
有人问苹果公司的新产品Vision Pro头盔是否会对影院形成冲击?我的回答是“不会”!原因是这头盔依旧不能取代影院的社交地位。比如男女谈恋爱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电影院了。双方通过看电影来互相观察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Vision Pro头盔不仅没有对影院形成任何威胁,相反,由于它庞大的实时定位数据功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了解某部影片在附近或喜欢的影院的排片表,通过语音或手指在空中的滑动就可以把票给买了。
中国影院的设施质量如CINITY标准毫无疑问地占据了全世界的顶峰。世界级的导演如卡梅隆、诺兰等不仅多次赞扬中国影院的设施设备,也以身作则拍摄“影院专供”影片。即这些影片只能在影院中获得最佳体验,而且这些影片数月后才有可能上流媒体平台。因此,加上社交属性,影院作为一种观影和社交形式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被淘汰的。
疫情过后,百废待举。挑战与机遇共存,让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为卢米埃影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