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纪录片的制作技术和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和普及化,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了一种广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同期,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素质培养需求,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纪录片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可以生动展现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等内容,同时又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可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工具之一。同时,纪录片在跨文化交际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相契合,因此将纪录片与外语课程思政相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将纪录片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
目前,纪录片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研究现在从主旋律电影出发,以其完美英雄人物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为人民服务”的创作目的(崔兴军,2022)。同时认为主旋律电影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自信,以宣传真善美为核心,承载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黄洋,2023)。研究表明,主旋律电影在课程思政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学习增加了趣味性。而相较于有着浓烈艺术色彩手法呈现的主旋律电影,以真实记录为本的纪录片,对人物、事件或现象进行真实的记录,对其意识形态的展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文化自信的加强效果会更加完善。现有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纪录片在外语课程中的融合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教育价值。高校教师也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了纪录片与外语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纪录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等等。
二、纪录片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作为一种涵盖多个领域的文化产品,各类型纪录片中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话题,可以为外语教育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标与纪录片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相契合,外语课程思政强调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全球视野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正是纪录片作为一种多元文化产品所能够涵盖和提供的。
同时,纪录片和外语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存在互补性,纪录片作为一种情感、认知和反思的载体,可以为外语课程思政提供新的教育资源和思考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因此,纪录片和外语课程思政之间具有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将纪录片与外语课程思政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外语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纪录片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过程中,全时段替代教学是不可取的。在此阶段,需要明确强调融入而非替代原有课程,通过与原有教学内容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知识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外语能力。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同时结合现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知识点。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结合现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个人思考、课堂展示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同时应该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教学评估工作,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纪录片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纪录片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案例
教师在纪录片的选择过程中,应以谨慎、合理、科学、专业的态度对相关话题或内容的片集进行选择。以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该片是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具有专业拍摄班底并受业界极力肯定的纪录片属于高校外语教育中纪录片选择的首要标准。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将纪录片《美丽中国》融入教学中,通过纪录片、讲座、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政策,掌握中国在环保、节能、低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美丽中国》中“潮涌海岸”这一集,在课上观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下游的中华鲟以及江豚的相关讨论。在实践外语讲述长江中华鲟和江豚的生态现状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数量、分布、保护情况等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所处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了解中华鲟和江豚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中华鲟和江豚在长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贡献,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而具有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社会责任心。具体讨论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外语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辩能力。课后要求学生进行关于美丽中国的演讲或论文写作作为作业对当前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四、纪录片的城市品牌国际化作用
除了在教育中的使用,纪录片可以全面、深入地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和人民生活,因此使世界各地的观众对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纪录片通过展示城市的美景、活动和产业,可以吸引国际游客和投资者。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也可以吸引外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可以把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以展示城市的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反映出城市的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纪录片可以传播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如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社区参与等,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的附加值,使其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认同和尊重。
将纪录片《美丽中国》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政策,更好地理解和交流中国的环保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同时,传播一种观念或者价值观,对公众产生影响。例如,关于环保、人权、健康等主题的纪录片可以帮助传播相关的价值观和理念,并对中国城市品牌国际化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系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水利水电工程法语(K2021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系宜昌市 2023 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宜昌城市品牌国际化研究(ysk23kt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