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的纪念日,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表现中国抗战时期湖南“塘田战时讲学院”创办历程的影片《烽火塘田》,该片再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吕振羽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创办塘田战时学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培养一手写作一手拿枪的经世致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伟大贡献;该片也塑造了一批信仰坚定、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青年英雄形象。凸显人文性和情感性、对信仰力量的表达以及与当下观众达成共情,是《烽火塘田》最主要的艺术体现。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史诗,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无限的资源,而直接的正面抗战描写占据了主要方面。《烽火塘田》以“塘田战时讲学院”为表现对象,这对抗战题材的影视创而言的确是一个比较新的选择。秉持着这种选题创新的理念,影片中虽也有一定的抗战烽火展现,如影片最后那场讲学院学员炸毁日军军火库的戏以及抗战时的“长沙大火”的表现等,但其主体则是对战时讲学院培养抗战人才的呈现。与题材创新同步,《烽火塘田》较之于纯粹地表现抗战烽火的同类作品,在主题表达层面也呈现出了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维度。其人文性主要呈现于对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各种人物的人文关注。影片的关注对象不止是战时讲学院的老师和学员,而是涵盖了积极抗战的各方力量,还有醒悟者和转变者,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在教员中,影片关注的人物除吕振羽、王时珍、张天翼等共产党方面的高知和艺术家外,更有像叶政教授这样信仰三民主义的资深学者,还有黄埔军校出来具有尚武精神的教官,这些是影片所关注人物的基本面。除此之外,影片还关注到了出家人,如那个恋人牺牲后先是到尼姑庵出家然后又来讲学院的女孩;其他如村民、乡绅族长、土匪以及国民党派到讲学院的卧底等人物,在影片中也有诸多的表现,而且重点表现了他们的转变——不论原先的态度和行为如何,最终都投身于中华民族的抗战洪流之中。影片这种对各色人物的关注,与一般抗战题材的电影所关注的人物不一样,体现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
人文性之外,观众也能在影片中体验到更多的情感性,讲学院的创办者吕振羽和王时珍之间的感情,是这种情感性呈现的主要方面。他们一开始是恋爱,但在讲学院最困难的时候,吕振羽却向王时珍求婚,体现出了革命者在特殊时期的坚定情感和责任担当,为抗战表达赋予了鲜明的情感底色。除了爱情表达之外,影片中也浓墨重彩地呈现出了同窗情、战友情、师生情等,这些都为《烽火塘田》注入了较深的情感性。人文性和情感性,为影片的抗战主题赋予了深刻性和独特性,使其没有限于一般的抗战题材影片而独具艺术魅力。
在获得人文性和情感性的同时,《烽火塘田》亦形象展现出了强大的信仰力量。正如主人公吕振羽所言,如果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但在这盘散沙中加入水泥,就会变得坚强无比,而信仰就是能够产生凝聚力的水泥。影片着力表达出了信仰在抗战时代所产生的惊人的力量,这种信仰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观众从影片中看到,正是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战时讲学院的师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的全民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一盘散沙中的水泥的作用,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影片具体表现出了这种信仰转化成而成的磅礴力量,在影片中,这种力量不是空洞的,而是能够被感受得到和捕捉得到的,特别是通过人物的转变而呈现出来。其一体现为叶政教授的转变。他原为国民党政府的坚定支持者,但亲历了共产党对信仰的坚守和国民党的“长沙大火”等一系列事件后,放弃了他对三民主义的信仰。其二体现为黄族长的转变。他作为一个地主乡绅,开始时对共产党有着较大的偏见,但领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魅力之后,在讲学院最艰难的时期送去了很多急需物质。其三体现为土匪的归附和国民党派到讲学院卧底“黑鸭子”的醒悟。土匪最后成长成为革命战士,卧底也最终醒悟,并在记者招待会上揭露国民党的行径。这些转变、归附和醒悟,都显示出了信仰的力量,让观众感悟到了水泥溶入散沙之中所起到的巨大凝聚力。
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电影,《烽火塘田》在展现抗战岁月时也努力与当下观众接轨。首先,影片表达出了年轻的讲学院学员的精神成长史,也描绘出了他们的心灵成长史,这种心理成长历程,和当下的年轻观众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其次,影片展现出的青春感和热血情怀也有较强的当下性。那时的青年以满腔热血在战争中救国,而当下的青年则以满腔热血在科学中强国,青春和热血使得当下青年能够和那个时代的青年产生心理的相通,影片也以此完成了与观众的共情。
《烽火塘田》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在叙事层面也存在改进的空间。影片开头和结尾部分引入的少年视点和画外音是其叙事问题的首先表现,这样的叙事设计不但显得多余,有硬塞的感觉,而且导致影片叙事视点的紊乱。其次,影片的人物太多,众多的人物设置使得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没有更多的空间,部分人物的性格较为模糊,行为动机和转变也缺失一定的戏剧逻辑。此外,对吕振羽的刻画,过于侧重其革命者和领导者的一面,其高级知识分子身份的表现存在缺失。但影片对抗战题材的新表达,之于红色题材作品的创新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