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就关注了这部家暴题材的电影《我经过风暴》,这是资深编剧秦海燕的导演处女作。作为女性电影创作者,选择家暴这个社会议题作为自己第一部转型导演的作品,需要直面伤痛的勇气,之前由她编剧的《找到你》也是一部女性题材电影,讲述了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命运的交织与碰撞,天然带着女性视角下的女性表达。巧合的是,今年夏天,资深女导演杨阳执导的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也把镜头对准了被家暴、被性侵的女性受害者身上,使男性罪恶暴露在阳光之下,播出之后引起很大反响,联想起22年前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丈夫对妻子大打出手的恐怖一幕幕又在眼前重演。
曝光:
亲密关系中的贴身恐惧
我观看的是源众和光线影业联合发起的公益放映场,整个观影过程中大家都在哭泣流泪,互相递纸巾,有的竟然泣不成声。
很佩服主创的勇气,敢于揭露这种私密的伤疤,让隐蔽性极强的“家暴”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陷于困境的弱者发声呼喊,使所有人为之警醒。编导秦海燕在剧本创作期间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使影片呈现出真实的质感。受害人徐敏和施暴者陈均表面看起来是让人羡慕的一对年轻夫妇,郎才女貌,事业有成,一对儿女,活泼可爱。丈夫陈均是医科大学老师,看起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对同事、对孩子都充满爱心,很有迷惑性。妻子徐敏作为职场精英漂亮独立,精明能干。可就是这样一个幸福家庭为什么走向了破裂?妻子为什么走投无路选择了杀夫,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这种典型案例的极致反差更令我们深思和警觉。
映后,很多观众讲述了自己类似的创伤记忆,大部分都是年轻女性。一个女孩经常遭受父亲的家暴,正在上网课时被父亲暴打,而当她对着网课同学大声疾呼“救救我”时,她却被无情地踢出了群,听得我又一次惊心。还有个女孩,说自己常年随身携带一把刀,以备随时袭来的拳头。这和片尾所附的纪录短片性质一样,经历过家暴的女性面对镜头诉说自己惨痛的过往,所述事实甚至比影片中的情节还要恐怖,正应了影片那句宣传语“如有雷同,不是巧合”。观众中也有律师,她表示在以后的办案过程中要更多地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去理解她,而不是一味公事公办,避免悲剧的一再发生。这就是影片的影响力,戏里的情绪自然延伸到戏外,给予我们正向的引导和警戒,它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它作为一部影片的意义。
《我经过风暴》的法律顾问李莹也到现场和观众交流,讲述了影片中很多细节都来自于她经办的真实案例,比如学医的丈夫在手上缠上白毛巾暴打妻子。之后和李律师交流,她投身反性别暴力工作20年,目睹了太多的家庭悲剧。有一个骇人的案例,妻子仅仅因为坐月子期间拒绝与丈夫同房,就被丈夫残忍地挖去了眼球。而这些暴力发生的时候,妻子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在日常的私密空间中,处于弱势的一方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强势的一方施暴,这就是家庭暴力的可怕之处。还好,我们有法律保护妇女儿童的正当权益。所以,《我经过风暴》的上映,《不完美受害人》的播出也是一个普法的过程,它告诉我们,在你遭受家庭暴力、外在威胁的时候,你不是孤立无助的,你可以鼓起勇气,寻求援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找到解脱之路,安身之所。
生活流:
镜头下的你我她
整个暑期档,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现实题材大火,《我经过风暴》也属于此类。但不同于《消失的她》的男凝视角,也不同于《孤注一掷》的暴力奇观,“风暴”完全是站在女性受害者立场演绎了整个家暴过程,离婚前、离婚中一直延续到离婚后,一波三折,循环往复,女主人公其间的挣扎纠结、恐惧痛心只有做了“妈妈”才能体会。果真是女编导,真诚细腻地表达了对女性贴心的人文关怀。同时,直面人性的多元复杂,对施暴者及其原生家庭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揭示,真实、深刻,有内在的撕裂感。
影片中没有一个黑白分明的好人或者坏人。陈均并非传统意义的简单粗暴男,在妈妈眼里,他是孝顺的乖乖仔、优秀的大学生,但人格里却隐含着富于攻击性和控制欲的潜在暴力,这正来源于从小母亲对他的严苛管教,而母亲身上的烟疤也说明了她也是一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却不自知。徐敏一直在寻求法律保护自己,却被自己的父母、介绍人、朋友劝阻,警察又称之构不成轻伤而无法判罪,传统世俗的观念密密编织了一张网,压得女主人公透不过气来,最后只得搬起那块坚硬的石头,造成以暴制暴的家庭悲剧。
在破处家暴之网的斗争中,影片还建立了女性友谊。刚入职场的女律师小萌是徐敏唯一结盟的战友,刚开始小萌也被“好好先生”陈均的表象迷惑,后来协助徐敏成功离婚,尔后徐敏为了孩子重回家庭,酿成悲剧。影片最温馨的时刻就是徐敏给小萌做饭,二人躺在床上吐露心事的场景。小萌代表了观众的视角,带领我们进入家庭的暴风眼,揭开真相。她目睹了徐敏整个悲剧的过程,同时自身也得以成长,最后与男友进入婚姻殿堂,与影片之初徐敏与陈均的婚礼相互映照,意喻着无论经历了多少伤痛,也要葆有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说实话,我的泪点大部分都来自于孩子。念念由于大人疏忽被车撞伤,菲菲由于爸爸家暴被吓尿,念念模仿爸爸打小朋友……这些伤痛和不良影响让作为家长的我心疼不已。尤其是念念作为证人在法庭上讲述妈妈被家暴的事实更是让人泪奔,影片运用蒙太奇把妈妈被爸爸在各个时空暴打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加剧了受害者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的强度。
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刻意猎奇,过多渲染暴力场面,涉及到受害人被打的场景几乎都采取了回避策略,或者全景快速展现,表现出主创对女性的保护和不忍,也制造出一点悬念感。反而在日常生活流镜头中,出现了许多对准人物表情的大特写,以彰显女主人公的心理挣扎。影片整体采取了跟拍的纪实风格,镜头始终追随着人物,也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使观众对女人公的两难处境感同身受。有的观众戏称看了一部恐怖片,但愿这种恐怖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