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极具魅力的艺术瑰宝,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蕴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历史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方式发生显著改变,新媒体更是凭借强大的功能和技术优势在丰富民族音乐传播内容的基础上,创新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方式。因此,加强民族音乐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传播研究,积极探索民族音乐基于新媒体的传承与传播方式,对于推动民族音乐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新媒体对我国民族音乐
传承与传播的重要价值
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态,新媒体凭借便捷性、多元性、互动性等优势成为当前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丰富民族音乐呈现内容,另一方面可拓宽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的范围及渠道,进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创新。
其一,新媒体可实现民族音乐的记录和再现。作为一种流动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呈现出稍纵即逝的特点,尤其是鼓乐、南音等即兴创作的音乐形式。过去,民族音乐传播方式较为古老单一,多以口语传播和文字记载为主,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与保存时间受限,久而久之,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便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而借助新媒体这一新型传播形式可最大限度地记录并保存民族音乐的曲调、乐谱及创作手法,并依托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或线上音乐软件实现长久保存,使得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搜索、下载和学习。例如,泉州南音乐团便借助新媒体平台将上千首南音乐曲和视频上传至南音音乐网站供受众在线欣赏和观看。与此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传播媒介,可直观性、全方位再现民族音乐内容,增强民族音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其二,新媒体可拓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渠道。传统媒体语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只能依赖于口口相传或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受限于宣传、发行等平台,导致传统民族音乐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加之多元音乐文化的交融和流行音乐的兴起,民族音乐呈现出边缘化趋势。而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可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提供广阔空间,而且也改变了受众获取和接受民族音乐的渠道和方式。当前,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哔哩哔哩等多元传播媒介已成为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既可有效弥补传统传播方式的不足,也可拓宽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与传播渠道,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据抖音发布的《2022抖音民乐直播数据报告》显示,抖音民乐类直播场次累计超过178万场,时长长达233万小时。可见,新媒体正凭借其强大的传播优势成为民族音乐演奏的主要场所。
二、新媒体时代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的有效路径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完全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显著的便捷性、多元性等优势,且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多、影响力大,将其运用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中,能够进一步拓展民族音乐的传播空间,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带来全新机遇。
其一,凸显民族特色,创新民族音乐传承内容。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审美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意识都发生显著转变,传统民族音乐创作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市场需求和受众需求,而且传统固定单一的创编技法极易使受众产生排斥感,严重影响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中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生活和实践创造出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民族音乐,如陕北民歌、哈尼族民歌等。因此,新媒体时代下,民族音乐创作者应深入挖掘不同地域民族音乐与民族乐器中的民族特色,并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进行创新,使民族音乐内容既能保留不同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可赋予民族音乐时代特征进而焕发出新时代活力,实现民族音乐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技术加持下,海量信息正以秒速传播至世界各地,由此带来西方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全方位渗透。因此,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中,相关人员应在保留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交响乐、美声唱法等西方音乐元素,极大地丰富民族音乐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使民族音乐兼具时代性和创新性。例如,九宝乐队在创作《灵眼》时,将蒙古族民族音乐与西方摇滚乐相融合,在充分保留蒙古族民乐演奏技法的同时,更加契合新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
其二,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民族音乐传播形式。在传统媒体时代,民族音乐传播主要依赖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囿于传统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固化单一的内容模板,导致民族音乐传播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在新媒体时代,民族音乐传播可结合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特点创新传播形式,以实现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承与传播。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民族音乐数据库。我国民族音乐种类丰富、形态多样,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但遗憾的是,在我国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由于战争、灾祸等影响使得许多民族音乐早已消失在漫漫长河中。而在新媒体时代,相关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喜马拉雅、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搭建民族音乐数据库,完整收录并保存散落于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充分发挥新媒体共享性,使受众可随时随地搜索、下载和学习民族音乐。另一方面,借助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民族音乐。短视频具有碎片化、场景化、可视化等特征,在传承与传播民族音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可利用短视频创设民乐演奏场景,也能透过特写镜头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民族音乐表演画面和民族乐器细节。比如,抖音上热门民族音乐账号“民乐也疯狂”结合不同民族乐器的特色创设演奏情境,使受众可通过不同的音乐情境感知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
其三,培养专业传承人才,打造民族音乐传承队伍。任何一种民族音乐的传承都需要以“人”为载体,即使在新媒体时代,民族音乐传承的最大变量依然是人而非技术。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族音乐传承队伍是新媒体时代推进民族音乐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设立民族音乐专项基金、增设民族音乐培训机构,构建长效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机制,既要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人才专业技能培训,也要注重挖掘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中具有民族音乐表演天赋的人群,进而丰富民族音乐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应形成有效联动以探索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可开设民族音乐相关专业及课程,构建系统化的民族音乐知识体系,并邀请专业民族音乐传承人进行教学传授,从而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培养出更多高水平、专业化的民族音乐传承人才。企业可与学校合作开设线上民乐集训课程,建立民族音乐实训基地,探索产教融合的民族音乐教学新模式,从而为民族音乐传承培养出更多优质的民族音乐制作人和表演艺术家,以此达到有效传承与传播民族音乐的目的。
三、结语
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主体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在内容呈现、传播渠道方面的优势,转变传统传播理念和途径,在传承的基础上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承,并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在新媒体时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