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第三届IM两岸青年影展落幕,有二十多位新人导演获得了行业的表彰。崭露头角之后,年轻创作者之后又将如何发展?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获得了执导长片的机会?
IM影展组委会从一开始就非常在意跟踪每一届入围创作者的后续发展情况,由此建立了一个涵盖三届影展合计122名参赛者的数据库,统计了他们的籍贯、性别、教育背景、创作经历、就业状况、获奖情况等重要信息。第三届IM影展还特别邀请了前两届的优胜者回到今年的平潭,组织了返场论坛,由“过来人”向“新人”实现传帮带。
本报也就此问题,与IM影展首届评审、媒体顾问徐元展开对话,探讨青年导演未来的发展之路。
作为一位资深电影记者及视频节目制片人,徐元连续三年代表IM组委会与多位获奖者保持紧密联系。在他的跟踪记录中,前两届IM的获奖者及入围者,七成以上都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就业,绝大多数都在从事视听业。其中,一半以上的青年创作人参与了视频广告、宣传片、幕后花絮等商业视听产品的工作,主要担任导演、执行导演、副导演、摄影师、剪辑师等。另有约一成左右的获奖者,进入专业院校担任教师,例如前两届IM影展的首奖“最佳影片”得主,现在就分别在台北和上海的两所名牌大学执教。
徐元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视频的兴旺,很多影视专业毕业生都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尤其是体裁新颖的网络视频广告、企业宣传片、竖屏短片、网络剧、网络电影等,都成为众多从青年影展出身的年轻创作人的创意舞台。
机会增多的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例如上述两位首奖得主,虽然他们的专业性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但是尚未得到执导电影长片或商业剧集的机会。
除了担任首届IM影展的评委外,徐元还担任过西宁First、北美华人短片展等多个青年影展的评审工作,根据他的长期对这几个影展参赛者后续发展情况的追踪统计,即便是获得各影展大奖的青年导演,在三年内得到院线电影或主流剧集执导机会的,概率仅为5%左右。不过,他也同时表示,影视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青年导演的上位相对较为困难,当然,考察这一问题,时间线也应该拉长到五至十年。
徐元认为,在中国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众多在影展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具备了熟练的视听创作技能,虽然不一定都能实现自己的电影梦、导演梦,但在市场空间巨大的泛义的“影视工业”方向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实现良好的就业,从整体的“视听产业”角度而言,专业院校出身的青年创作人才,无疑多多益善。
一股股的浪潮终究由一朵朵的浪花构成,而能够惊涛拍岸的,毕竟也在少数。IM及其他青年影展,不断为中国的影视工业发掘新人才,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进一步优中选优,这显然是中国影视业日渐成熟、行业生态完善的体现。
(杜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