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翻拍电影迎来了“井喷”,10月底上映的《二手杰作》翻拍自美国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目前票房已破1.1亿元;11月1日上映的《拯救嫌疑人》改编自韩国电影《七天》,票房已超5.5亿;紧随其后上映的《无价之宝》则翻拍自另一部韩国电影《担保》,票房也已过1.3亿元。
不止如此,“翻拍海外电影”似乎已经成为今年以来影市的一个关键词。《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国庆档上映,这是继《忠犬八公》《请别相信她》《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之后今年上映的又一部翻拍电影,该片改编自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票房约1.5亿元。日本口碑佳作《花束般的恋爱》近日宣布要翻拍中国版之后,网络平台兴起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大纲创作,网友根据“北上广”等不同城市的地方设定,为中国版故事作趣味创作。
即将上映的《瞒天过海》翻拍自西班牙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动物园里有什么?》翻拍自韩国电影《秘密动物园》,此外还有已经杀青的影片《极限逃生》改编自韩国同名电影……
电影翻拍一直是充满争议的话题。在不同观众群体看来,关于翻拍之作与原作有何差异、孰优孰劣等的讨论总是不绝于耳。
但在投资创作者看来,翻拍基于原有的剧情故事框架,只需进行本土化、现代化改编即可,相比于原创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影视作品的生产周期,如果改编自冷门影片,那么所付出的版权费也会更低。如果翻拍成功,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翻拍并不容易。今年暑期档,就有《消失的她》和《超能一家人》两个表现极端之作。前者翻拍自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最终斩获超35亿元票房;后者改编自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但最终仅收获3亿元,豆瓣评分也只有3.6分。
业界人士表示,翻拍电影不单是回应市场热点的商业运作,更是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载体。在全球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走心”又“接地气”的翻拍电影不失为一扇看见世界又让世界看见的文化之窗。
◎ 保留故事内核,发挥“先天优势”
电影翻拍并不鲜见,比如好莱坞的《无间道行者》就翻拍自香港电影《无间道》,还在次年的奥斯卡奖评选时拿到了4个奖项和一项提名;韩国的《绝密跟踪》翻拍自香港电影《跟踪》,在韩国国内也获得了多个奖项。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自然也需要吸收借鉴世界电影先进成果和经验,通过翻拍来弥补优质内容供给的不足、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繁荣。翻拍自《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的《西虹市首富》,在2018年暑期档获得25.47亿元票房;翻拍自日本电影《魔幻时刻》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2022年春节档斩获了26.27亿元票房;今年暑期档的《消失的她》获得了35亿多元票房……这些案例都让业界看到了翻拍电影的市场潜力。
翻拍已得到市场检验的成熟故事结构,经过本土化改编和更具亲和力的本土明星演绎,不仅缩小了原创剧作的开发成本,甚至还可能利用原作热度减少宣发成本,以“先天优势”吸引观众。在本土电影优秀剧本缺乏的当下,购买海外中小成本高票房影片进行二次翻拍,似乎不失为产业化语境下电影项目运作的稳妥做法。
从《西虹市首富》《来电狂响》《温暖的抱抱》《误杀》《人潮汹涌》《你的婚礼》,到《门锁》《五个扑水的少年》《阳光姐妹淘》《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再到《忠犬八公》《请别相信她》《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拯救嫌疑人》等,近年来,引入版权的跨国翻拍影片涵盖不同的类型,包括喜剧、爱情、悬疑等。
其中,《西虹市首富》票房25.47亿元,《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房26.27亿元,《消失的她》票房35.23亿元,《误杀》系列2部票房超24亿元。外来的喜剧、悬疑故事模式丰富了国产片的创作内容,也在同类型中成为票房佼佼者。
翻拍并不是“照搬”,而是要恰当地进行本土化的“转译”与创新。以《误杀》为例,该片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上映后成为当年贺岁档最大“黑马”,斩获超13亿元票房。两年后,同系列电影、翻拍自美国电影《迫在眉睫》的影片《误杀2》上映,收获11亿元。两部《误杀》堪称近年中国电影翻拍经典案例。从主题来看,中印两版《误杀》的主题已经不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舟分析:“中国版是为家庭而战,印度版看似为家庭,实际是对强权的反抗。”
目前正在热映的《拯救嫌疑人》翻拍自2007年上映的韩国惊悚犯罪电影《七天》,故事走向、转折、反转等基本都与原作相同。《七天》讲的是在韩国法律体系背景下,被害者的母亲借助律师辩护让杀人犯无罪释放,进而对杀人犯展开暴力私刑得以为女儿复仇的故事。《拯救嫌疑人》借用了《七天》的悬疑故事框架,是一部杂糅了各种元素、表达流畅的商业化犯罪悬疑题材片,也拍出了原作的故事内核,该片目前票房已近5亿元。
虽然《西虹市首富》《消失的她》等翻拍片均收获了不俗的票房,但与此同时,遭遇“滑铁卢”的国产翻拍片也不在少数,“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已然成为跨文化语境中大多数翻拍电影的写照。
毋庸置疑,做好跨文化的影片改编并不容易,原作口碑红利恰似“双刃剑”,在拉高影片预期的同时也会隐藏不少“雷区”。比如,《麻烦家族》《深夜食堂》《我知女人心》《捉迷藏》等翻拍片缺乏创新、过于依赖原作,剧情不符合中国文化和国情,最终成了不被认可的“夹生饭”;另一方面,原作“珠玉在前”,翻拍片过多或不恰当的改编,又会被影迷认为不符合原作设定,如《我最好朋友的婚礼》《新娘大作战》《命中注定》《解忧杂货铺》等影片,均在改编中遗失了原作精髓。
谈到缘何近年来类型各异的翻拍电影越来越多,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表示,主要原因是国内电影的原创能力不够,包括编剧创作剧本的水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选择其他国家一些相对成熟的IP来进行改编。“这种改编成本相对比较低,同时也比较快,不用去原创,毕竟有一个样本在摆在那里,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 深耕本土化移植,寻求观众共鸣
就翻拍电影而言,原作的类型元素和框架本身已经基本限定了翻拍片的大致走向,因此要做到创新就只能在影片的“本土移植”方面下功夫。
有的是紧贴原作,保留最基本的故事情节,其余内容全部换成更“接地气”的本土内容。如翻拍自《十二怒汉》的影片《十二公民》就将原版中的美国司法公正、种族歧视、阶层差距等议题改为空巢老人、代沟矛盾等更贴近中国观众生活的主题。片中何冰、韩童生等“老戏骨”领衔众多演技派同台“飙戏”,再加上导演对影片节奏的精准把控,让片中每一次质询与反转的时机都恰到好处。虽然该片只收获了1300多万的票房,但收获了不俗的口碑,豆瓣评分高达8.4分。
比如,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人潮汹涌》翻拍自2012年的日本影片《盗钥匙的方法》,影片为故事设置了一个本土化语境:泛滥的信用卡信件、住在病房过道的病人、身着西装的各类中介……
翻拍还有一种做法,也是保留基本故事情节,但有意模糊时空背景,重心并非让观众联系现实,而是沉浸在剧情推理中。如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影片《误杀》,就将故事场景放在泰国,引导观众跟随主角展开与恶势力斗智斗勇的头脑风暴,不仅赢得了票房和口碑,而且形成了新的IP。
梳理发现,国内翻拍海外电影,票房或口碑名列前茅的,其原作往往并非来自美国、日本等。要知道,翻拍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还有“隐痛”,也就是来自于版权方的一些限制,其中以日本最为严格。《嫌疑人X的献身》的编剧之一黄海就曾表示,日本出版管理很严,“据我所知,我们在改《嫌疑人X的献身》的时候,每一个字、每一个关键情节、每一句台词的修改,都要经过东野奎吾本人起码是书面签字确认。”版权方对于翻拍作品的把控,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本土化效果。
从近几年的翻拍电影来看,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的作品,其原作大多来自小语种国家,或是时间较为久远的作品。比如《误杀》的原作是17年前上映的印度电影,《西虹市首富》原作与翻拍之作《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的时间跨度超过30年,《消失的她》翻拍自前苏联的电影,时间更为久远。
就拿《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来说,这是一部冷门电影,但是它的妙处就在于一个设定上:天降横财,但必须短期内花完,这种典型的“白日梦电影”,对于当下的中国观众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西虹市首富》导演兼编剧闫非和彭大魔表示,剧本阶段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让影片与观众更有共鸣上。最终影片呈现的本土化情节和现实的交织、错位,再配合上沈腾的东北幽默,立刻就出了“笑果”。
翻拍片如何令喜欢原作的观众重温经典并感到新意,如何令不了解原作的观众接受本土化的故事表达,都是考验主创团队跨文化“转译”功力的关键。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詹庆生表示:“电影翻拍没有必赢的公式,但也不是毫无规律的玄学,既要克服跨文化带来的差异,又要在保留原作精华与本土化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同样对艺术创造力的一种挑战。”
多年来,中国电影人一直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电影的“翻拍之路”。从近几年的作品来看,《西虹市首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温暖的抱抱》《误杀》《人潮汹涌》《消失的她》《拯救嫌疑人》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人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创新实践中的进步,使得国外的好片在移植本土后有了更鲜活的生命。总而言之,翻拍不能照搬,也没有捷径,其实还是一次“山高人为峰”的全新的创作,只有以原创的态度对待翻拍,在原作基础上寻求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赢得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