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开始剧本创作,该片导演之一杨瑾首次走进华坪女高。他的第一印象是:“女高有着严格的管理,每天早上起得很早,张校长会拿大喇叭督促她们,‘跑起来’。”
此后,主创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研究资料等方式,经历了取材、分析和十几版剧本打磨,以及拍摄、后期、送审等环节,2023年11月,《我本是高山》和观众见面。
导演杨瑾表示,希望这部影片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能有更多观众通过电影感受到张桂梅这种忘我的精神。
“张桂梅校长是表率,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觉得她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候,有点时间,就还想着再去家访。”杨瑾说,张桂梅能做到如此大的成就,能把山里的孩子一个个捞出来,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人能做上一两年就很厉害了,而她一做就是十几年,她把很多绝望的事变成了希望。”
真实、立体地展现张桂梅的事迹
张桂梅的故事,在《我本是高山》之前就已经被全国人民熟知,这也给影片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作团队最开始设想的影片是,“就是把她所有被传颂的的事情写一遍”。也有过几稿这个方向的剧本,但经过讨论,主创团队选择聚焦在丽江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集中展现张桂梅最初心的三年是怎样的。建成一个学校很难,最难的是学校还没有完全竣工,招来了第一批底子很差的学生,只有第一批学生有了成绩,才算办成了学校,压力和困难最大的三年。“后来我们照着这个方向调整了剧本,希望能够把张校长的事迹,尽可能真实、立体地展现出来。”
张桂梅的家访被杨瑾多次提及,片中也对家访着墨不少。“张校长跟别的校长不一样,她很注重家访。”杨瑾介绍道,“华坪女子高中建在华坪,面向全丽江招收家庭贫困、考不上学的大山女孩,所以她家访的有些地方很远,而丽江华坪女高学校没有车,她就一两百块钱租一辆车,交通很不方便,有些学生的家在大山上,到了山下车上不去,往往要徒步上山,最远的还要再走五六个小时八个小时。”
“刚强”是丽江华坪女高校训的第一个词。创作团队想通过对家访的展现,让观众看到刚强、不服输,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张桂梅。
深度调研细节入手,力求真切动人
片中对张桂梅和女高学生的刻画,都经过深入的了解和调研做基础。杨瑾表示,“我们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纪录片以及学校早期拍摄的视频资料,采访了好多老师和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包括多位初创时期的老师,以及当时教育局的领导等等,也正是他们给我们讲述了丽江华坪女高建校之初的状况。”
影片中,小演员们的形象、眼神、泪水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次参演的女学生们,是剧组从云南本地几千多个孩子里面选出来的。在拍戏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更有代入感地和片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剧组采用了“顺拍”的模式,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拍摄进度,导演团队还会和小演员们讲戏,引导她们的情绪进入角色。“你要做的不是讲这场戏,而是要讲一下前后关系,你要跟她多讲一些前情是什么样的、后面会怎么样,这一场是怎么样的,让小朋友理解这个情境。海清老师不光要演自己的戏,还要陪伴演出,在旁边鼓励,刺激小演员,陪着小演员一起哭。”杨瑾说。
在拍摄期间,老师们自己去挑选自己在戏中的造型,以及他们的办公桌等等,孩子们自己挑书包、挑自己的学习用具,也让她们在书本上画画写写。杨瑾说,“我们的道具、置景老师们不知道小女孩真正喜欢什么,所以我们就把那些道具打乱,让大家自己去挑一些东西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自己用的东西自己收拾,这样会显得更加真实。”
希望拍出的能给观众内心带来一束光的画面
影片结尾,山英考上大学和张校长隔山喊话的画面也令不少观众为之动容,是片中“最好哭”的几场戏之一。
谈及这场戏,杨瑾介绍,因为必须赶在日落后天色还未完全黯淡的特殊光线条件,每天的有效拍摄时间只有半小时。“这场戏拍了三天,有一天我们原计划主要是拍海清陈永胜山对面那部分,我想再带个机器抓拍一下山这边的山英。那个时候她已经完全理解这场戏了,表演得特别好,甚至不用讲戏、也不用陪伴着演了。我就跟她强调了一点,站定之后听到老师喊‘你考上大学了’你不要马上喊,你反应一下,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跑到了悬崖旁边,然后听到了‘你考上大学了’,忽然刮过来一阵风,头发被风吹动,然后她愣住了,反应了好一会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时间凝固了,刷地流下了眼泪,她当时演得很放松,也很完整。”
主创们也肯定了这场戏最终的呈现效果,“小朋友拿着马灯,山对面的校长和老师拿着手电筒。我们希望拍出黑夜里的灯光,像一束光照亮了人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