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地域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和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意识,还能够促进音乐教育的多元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
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包括民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演唱技巧、乐器演奏等方面的内容。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各个民族的音乐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和特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民族音乐理论与分析这门课程着重于民族音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包括音乐元素、旋律结构、节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学生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可以深入理解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民族音乐演唱技巧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包括声乐训练、发声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的演唱技巧,能够更好地演绎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传达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民族乐器演奏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特定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并通过练习和演奏民族乐器,掌握乐器的技术要领和音乐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应覆盖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首先,要加强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经典作品欣赏。通过选取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分析和评述,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水平。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音乐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聆听其中优美的西部民歌,来了解和感受我国西部地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以不断提升自身对西部民歌的感知力。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与编曲。学生可以基于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结合自己的创意和理解,创作新的音乐作品或对经典作品进行重新编曲。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表达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最后,要增加地方民族音乐实地考察。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地方民族音乐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源流、传承与发展。学生可以前往民族聚居地,与当地的民族音乐家、艺术家交流,亲身体验并学习当地民族音乐的演奏、舞蹈、歌唱等形式,丰富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与演出机会
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民族民间音乐实践和演出的机会,帮助学生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首先,高校可以设立民族民间音乐团体或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和演出的机会。这些团体可以包括合唱团、乐团、民族乐器演奏团等,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演绎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展示其学习成果。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内音乐会和演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这些音乐会和演出中,学生可以独奏、合奏或合唱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与观众分享自己的音乐表达和艺术实践。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民族民间音乐演出和比赛。学生可以参加各类音乐节、文化活动、比赛等,与其他高校或专业团体展开交流与比拼。这样的演出和比赛机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还能够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交流范围。最后,高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演出交流和国际合作,与国内外的音乐学院或文化机构合作举办音乐会、巡回演出等。这样的交流和合作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与其他学校的音乐人交流学习,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交流与对话。例如,在电影《天籁之战》中,就以西方乐队与中国传统民族乐队的对抗交流为主线,为我们展示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加强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
其一,要建立音乐图书馆与资料库。高校可以建设音乐图书馆和数字资料库,收集、整理和存储与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书籍、乐谱、音频和视频资料等。这些资源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支持他们深入研究和教学。其二,要加大乐器与设备采购。为了支持学生在学习和演出中的需要,高校应积极采购和更新民族民间音乐所需的乐器和设备。这包括各种传统乐器、音响设备、录音设备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机会亲自体验和掌握这些乐器的演奏技巧。其三,要完善录音室与排练室设施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实践和演出环境,高校应建设配备先进设备的录音室和排练室。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设施进行音乐创作、合奏排练和录音制作,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创作能力。其四,要提供网络平台与在线资源。高校可以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民族民间音乐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访问课程资料、乐谱、音频和视频教学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学生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经验,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运用。
(作者系常熟理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