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8日,电影《孤军》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影《孤军》由同类题材优秀电影《信仰者》的主创团队担纲,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亦称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真实事迹,展现了纵队指战员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赴死的精神意志和理想信念。
来自文艺界、电影界、新闻界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影片的创作理念、角色塑造、文化价值传承,以及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专家认为,电影《孤军》是一部有灵魂的电影,是一部有主义、有信仰、有思想内核的文艺作品。
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主持。
讲好红色故事,填补历史空白
电影《孤军》首次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慷慨悲壮的历史搬上大银幕,以电影形式展示了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英勇斗争的峥嵘岁月,填补了这段历史的影像空白。
《孤军》导演杨虎介绍,影片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塑造都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创作拍摄过程中,不管是演员还是创作团队,都要走进烈士们的内心深处去跟他们交流,找到他们的初心,找到他们在历史背景下所追求的最真实的东西。通过真实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指出,《孤军》这部电影制作水准高,电影场面制作精良,团队负责敬业。在电影内容与宣传定位方面,建议抓好宣传点位,实现艺术创作与文旅开发的协同发展。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在发言中表示,《孤军》传承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传统相结合的优良创作传统。电影中展现的川南游击纵队胸怀“民心”和“党心”,“孤军不孤”,坚定理想信念,这种红色基因正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内核。
《解放军报》原文化部主任陈先义提到,电影《孤军》是一部有灵魂的电影。该片有主义、有信仰、有思想内核,这离不开创作团队对党的热爱与忠诚,他们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融入电影之中。历史长河中不只有一个“孤军”,红军长征中还有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等待创作者发掘。《孤军》电影开辟了该领域新的创作空间,影视创作者要把握好宣传方式,将思想内核融入作品中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推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不断发展进步
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记述了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其创新性表达是适应时代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电影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饶曙光表示,电影《孤军》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艰苦卓绝的征战和向死而生的过程,将信仰的力量、革命先烈的境界表达出来,更加具有艺术传播的力量,能够真正有效触及包括年轻观众群体在内的观众的情感,有效实现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鸣、共振。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国家行政学院)新闻传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沈伟鹏表示,电影《孤军》在角色塑造方面既展现了烈士们向死而生的牺牲精神,又适当地展现了人物思想的矛盾,让青年观众切身感受理想信念的精神张力。
传播方式创新,
助力红色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作为首次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的电影,《孤军》为党史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红色教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赵秀梅在发言中表示,在当下复杂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红色题材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不仅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要加强舆情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关注大众的舆论反馈,并做出有效妥当的回应,避免被负面声音带偏节奏,让观众失去对影片本身的关注。同时,要重视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捍卫好红色文艺资源,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发展。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田亦洲认为,电影《孤军》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关于红色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这其中容纳的不仅是对于革命历史的呈现,还涉及红色记忆传承、文化记忆建构。(杜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