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举办第51期影视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为“融媒体时代的影视教育”,邀请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谢飞,就融媒体时代的电影创作与影视教育发展的议题进行分享。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研究院孙萌、许婧及影视系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大讲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孙承健担任学术主持。
大讲堂上,谢飞从影视教育的发展趋势、“我的电影学习之路”、电影导演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影视市场的未来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1960年,谢飞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开始电影专业学习。196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曾担任过负责教学的副院长。谢飞在分享中笑言:“我是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活标本’,在电影学院上学、工作直至退休,这辈子只待过一个单位。”
谢飞对电影学院建校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目前电影市场的潮流和趋势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影视教育更应该符合新兴媒介的发展趋势。
“当下的影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为了拍摄传统的影院电影,还有大量学生在拍摄电视剧、网络系列剧。现在电影学院应该有一个观念,即教授学生在融媒体中的视听制作手段,从文字、画报到电影、电视、网络乃至未来出现的新兴技术,都是电影学院的视听制作教学中应该去思考的内容,这类教育需要更多出现在当下的艺术院校的教学培养中。”谢飞说。
谢飞从小就是个影迷,通过大量观影培养了对电影的极大热情。从初中开始喜欢电影和话剧,到了高中开始写看片笔记,直至大学。每看完一部影片后,必写看片笔记,还要配上剪贴的画片,大概记录了近五百部电影,有四五本厚厚的笔记本。
1974年,谢飞在《杜鹃山》剧组做场记,记录导演等主创们的讨论,以及导演谢铁骊分好的所有镜头景别。1975年,在《海霞》剧组做副导演……。经过逐步积累,1978年,谢飞担任导演,与郑洞天联合执导了《火娃》,之后又拍了《向导》。1983年,谢飞拍摄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我们的田野》。
在回顾中,谢飞感叹道,“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的电影辉煌是站在文学的肩膀上,“我们这代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电影辉煌时期。而我自己也是由于少年时期热爱看电影,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拍电影成才的。”
在谈及导演教学时,谢飞表示,电影导演需要具备三种能力:视觉形象的感悟力、艺术作品的构思力、创作实践的执行力。
“这些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具备的,有一部分是通过后天培养塑造的。高中毕业的学生,还不具备很多能力,艺术创作的潜能尚待开发,本科院校就是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什么都学、什么都做、什么都尝试。所以现在本科专业的细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欠妥当。最好的方式是给低年级的学生开设通识课、选修课,到高年级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方向。”
谢飞认为,这三个能力的认识和开掘是要在通识教育中实现的,“给学生一些主动性,在本科阶段打好人文基础,广泛地培养实践技能,对学生有很多益处。”
在数字技术时代,伴随着全球化、数字网络化发展,个人电影、微电影等新的电影形态的发展,出现了“超越大银幕”的发展趋势。
谢飞表示,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小学阶段就应设立视听写作课程,进行视听语言训练,普及新兴传媒手段的运用,“如老一辈编撰识字课本一样,我也想写一本视听教材,第一章第一课就叫作‘拍一张合格的照片’,讲两至三周时间,让学生拍几轮照片,让他们懂得构图、景别、角度、光线、色彩。第二章是‘拍一组合格的照片’,要求是通过这组照片讲清楚一个人、一件事。后面还要拍摄活动镜头……这样一步步从中小学教育开始,让孩子们懂得视听写作的基本规律,写成‘合文法’‘合章法’的视听作品。”
“到了大学本科阶段,需要注重融媒体制作、视听制作的专业人才培养。到了硕士研究生、成人进修阶段,则要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谢飞说,“一些民办学校现在培养影视人才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就主张让他们综合培养。比如,即使是考入表演系的同学,也应该给机会让他们学些视听制作的知识与基本功,要求孩子们试着学习制作,也许他们毕业后做不了演员,还能进入影视行业,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