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曲艺是中国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反映着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情感、蕴藏着人民群众最质朴的文化思想、承载着人民群众最独特的艺术审美,其种类繁多,当前现存且活跃的大约有400种,如相声、大鼓书等。作为脱胎于农耕文化的特殊艺术形式,传统曲艺历来便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但经济全球化与生活现代化加速背景下所涌现出的新兴文化娱乐方式,严重挤压着传统曲艺的生存空间,加之传统曲艺传承人与受众群体日益老龄化的问题,使得传统曲艺的有序发展受限。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传统曲艺打破藩篱,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是相关传承主体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传统曲艺的当代价值
(一)契合国家政策,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国家相继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等,重点强调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继承与弘扬传统曲艺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例如,江西鄱阳大鼓融合安徽淮南大鼓书、鄱阳渔鼓的演绎形式,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各种板式的成套唱腔,拥有深厚文化底蕴,需要充分肯定弘扬以鄱阳大鼓为例的传统曲艺,使其始终屹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林。
(二)重视艺术传承,壮大民族音乐生态体系
传统曲艺来自于民间、扎根于群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推动传统曲艺发展传承,可以在彰显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壮大民族音乐生态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添砖加瓦。而传统曲艺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淳朴厚重、爽朗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淳朴厚重的艺术风格来自传统曲艺的声腔。传统曲艺演员在说唱中融入大量方言、俗语,体现出鲜明的东方特色;爽朗灵巧的风格来源于传统曲艺中的表演技巧,达到交代故事背景、推进情节叙事的目的。其二,丰富动听、回味无穷的音乐风格。“唱”是曲艺表演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不同曲艺种类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但共同点是音乐的抒情韵味醇厚,唱腔地方特色鲜明,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三)培育审美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不同传统曲艺风格在相互碰撞与交融中衍生出审美价值,有助于增强民众审美素养、满足民众审美心理。传统曲艺作为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意愿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历经千年发展变迁,坚持为群众发声,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弘扬传统曲艺,一方面能够使传统曲艺以特有的美学风格滋润人心,另一方面能够使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获得更坚固的亲和力与向心力,对民族产生高度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共同推动民族向前向好发展。
二、传统曲艺的传播策略
(一)创新传统曲艺表现内容
传统曲艺的地域性对其本身发展而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可以展现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千姿百态的生活,但同时也因鲜明的地域性使得传统曲艺受众范围较小,限制着传统曲艺的传承脚步。而要想打破传统曲艺的地域性限制,广大曲艺工作者需要根据现实需求融入现代新元素,创造出紧跟时代步伐,且兼具正能量与普适性的优秀作品,以创新传统曲艺表现内容。文化是传统曲艺的根,内容是传统曲艺的魂,只有内容引人入胜,才能为传统曲艺传承提供更多可能性。以鄱阳大鼓为例,于2016年其几乎陷入失传窘境,鄱阳大鼓第六代传承人李小英见状顺应时代发展,将社会发展新元素融入鄱阳大鼓创作中。2017年后,鄱阳大鼓的新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主题涉及脱贫攻坚、法制故事、当地民俗、抗击疫情等,广受人民群众好评。其中,反映当地民俗的作品《晒秋》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二)加快传统曲艺新媒体传播
5G时代的到来使诸多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统曲艺遭受猛烈冲击。在此背景下,广大曲艺工作者应借助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从而促进传统曲艺的传承发展。其一,直播平台应当作为传统曲艺传播的主力平台。网络直播与传统曲艺的登台表演形式较为接近,在直播平台助力下,曲艺工作者通过摄像头将表演直观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则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的点赞、打赏功能直接进行互动评价,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和互动性。通过直播表演的形式,曲艺工作者可以显著拓宽传统曲艺受众范围,吸引观众注意力,为传统曲艺传播作出重要贡献。据《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演艺类直播场次观看人数同比增长85%,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京韵大鼓等传统曲艺表演,相关视频播放量以亿次计,侧面说明直播间已成为传统曲艺表演的“第二舞台”。其二,短视频平台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易传播。曲艺工作者可以通过录制短小精悍的经典作品、适度揭晓幕后工作、科普传统曲艺小知识,吸引观众兴趣,拓宽传播范围;可推动传统曲艺品牌化建设,增强粉丝粘性,使传统曲艺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如京韵大鼓《战疫》在短视频平台获得近50万点赞,广受观众好评。
(三)丰富传统曲艺传承活动
传统曲艺传承的隐忧之一在于“人”的流失,包括曲艺传承人与受众群体。大部分传统曲艺传承人皆以中老年人为主,传统曲艺几乎与青少年一代“失联”。由于传统曲艺本身圈层相对封闭,在时代洪流冲击下,生存空间缩减、受众群体流失,亟需通过丰富传统曲艺传承活动使传统曲艺焕发生机。其一,建设传统曲艺传承基地。传统曲艺传承人可在政府扶持和资助下建设传统曲艺传承基地,开展传统曲艺文化教育,并定期开放供年轻人参观,以优秀传统曲艺作品与传统曲艺发展历史为根本,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曲艺的兴趣。其二,支持传统曲艺文化进校园。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曲艺专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项目、组织社团活动、开办讲座等方式,将传统曲艺引入课堂,发扬传统曲艺师徒相传的传统,有效联结曲艺大师与高校人才,为传统曲艺传承奠定人才基础。其三,开展曲艺进社区活动。社区文化委员会应积极开展传统曲艺进社区活动,在社区文化专栏中设立曲艺知识普及专栏,为传统曲艺传播搭建舞台,在营造轻松活泼活动氛围的基础上,激发普通群众对曲艺表演的兴趣,并帮助曲艺工作者积累更多舞台表演经验。
三、结语
传统曲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弘扬传统曲艺有助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下,传统曲艺弘扬面临一定困境,想要打破藩篱实现自由,既需要政府切实保障传统曲艺的生存空间,也需要传统曲艺传承者打破自我限制推陈出新,将传统曲艺表演和新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传统曲艺人才。
(作者系豫章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基金项目:202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青年项目)21YS55《鄱阳大鼓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