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的《回西藏》是一部独特的藏地电影,它拥有一种非常迷人的、回味悠远的诗意。在最近的华语电影序列里,这种诗意不期然的回归无疑是令人非常惊喜的。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进入藏族援藏、想要改善藏地生活的年轻人老孔如何融入藏族,如何与自己的藏族翻译久美建立深厚友谊,并最终热爱上这片土地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回西藏》是由陈国星导演策划并主导、同时他邀请了拉华加导演一起联合执导,这种搭档合作式的工作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本片保持了足够原汁原味的藏族文化气息。
诗意的风格与去戏剧化叙事
在谈及对影片独特的诗意风格的呈现时,陈国星导演表示,他之前拍过不少主流电影,《回西藏》又是一个传统题材的故事,所以在影片的策划初期,他就决定不能让《回西藏》的表达方式依旧停留在一个非常主流和传统的框架里,要创新、要契合当下观众的观影预期,所以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艺术化的表达,用比较诗意的方式去呈现。
“时代和观众都在进步,大家对于这样一个援藏、讲述汉族人和西藏人民之间关系的故事肯定有新的期待和新的评价视角,希望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要有太多预设的标签,能够把它当作一部全新的电影和故事来看待。”
两位导演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要想营造出这种诗意化的叙事氛围,很重要的一大策略就是要在情节上进行足够多的留白和省略,尽可能蜻蜓点水式地对很多情节和内容点到为止。
片名《回西藏》也很有意思,老孔作为一个进入西藏的外来汉人干部,但“回西藏”这一题目的叙事视角则将之转变和接纳为藏族、藏地的一分子来看待。
陈国星觉得,在创作过程中,其实他是将整部影片当做某种前传故事来讲——老孔更大部分的人生在影片内并没有展开,他日后还将多次重新回到西藏,他未来人生里更多更丰富的故事远远没有来得及展开。
影片所选取的故事段落,只是老孔第一次进藏后,在这儿度过的一些生活片段。但就是这些所见所闻,让老孔觉得自己也许找到了此生的第二故乡——和一开始刚刚进入西藏时不知所措、格格不入不同,影片结尾,老孔对西藏的感情和理解已经发生了质变。
双男主设定与平等的切入视角
影片中,由金巴饰演的藏族翻译久美,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和老孔一起,构成了这部影片非常有趣的双男主叙事——一个藏族、一个汉族;一个细腻,一个粗犷;一个代表着外来的现代文化,一个意味着本土的传统文化。在淡化剧情的前提下,恰恰是老孔和久美之间的友谊描写,承担起了影片最重要的叙事功能。
久美不仅是帮助老孔顺利地进入藏地,也是促使他一次次决定重返藏地,将之视为自己第二故乡的重要人物。
与经验老到、处事稳重的久美相比,在《回西藏》的故事中,老孔被很有意思地设计为了一个去英雄化的人物,他处处碰壁、处处意识到自己需要重新认知和理解藏族文化。
拉华加导演表示,作为1979年第一拨进入藏地进行援助的干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老孔们的经历和遭遇恰恰才是最真实客观的。
30多岁,正当青年,满怀一腔热血的老孔进入藏地后,将突然意识到援藏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也许并不是他原本以为的经济问题与物资问题,而是信仰、习俗与认知之间的不同造成的双方对同一事物看法的截然相反。
影片其实也是在借此间接地打破大家曾经形成的认知误差:那些我们想象中的热火朝天、进展顺利、沟通融洽的援藏、建设西藏的故事,实际上是历史多年发展后的结果,是要直到第四或第五批像老孔这样的干部进入西藏时,才逐渐形成的融洽局面。
影片更希望陈述的,恰恰是这种从不融洽到融洽的最原始过程里,那些也许并没有被及时纳入大众主流叙事体系,却同样无比丰满、有趣且充满诗意感的故事。
陈国星表示,自己对于西藏题材的电影,以及西藏这片土地一直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之前创作的一些与西藏相关题材的作品中,他也觉得存在些许的遗憾没能补足。
同时,在多年的创作经历后,他越来越希望自己的新作品能够摆脱过去那种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模板,想要对故事进行去戏剧化的同时,完成一种更深入地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更本质的探讨。
因此,当寻访到曾经参与过相关历史事件的藏族翻译阿旺曲尼老人依然在世的时候,《回西藏》这个故事也就逐渐开始成形了。
从阿旺曲尼的叙述和回忆中,陈国星导演逐渐梳理出了一个一直以来都隐藏在历史海洋里的,更为细腻、浪漫、真实版本的援藏故事。
过去很多讲述援藏故事的文艺作品,叙事逻辑似乎总带有一种不平等的俯视视角,他希望《回西藏》的故事能尽可能地回到一种相对平等的视角——汉族干部进入西藏、援助西藏人民建设家乡的叙事,在这里将被呈现为一个懵懂的、不了解未知文化的外来者如何融入当地生活,如何打破自己的固有偏见,重新拥抱自己的第二家乡的故事。
但要建立这种平等的视角,实践起来却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以我这种其实做了不少影视剧的导演来讲,我真的是觉得想突破一个大家习惯的东西,不但做的人很难,观看的人也很难,然后审查的人他也要有一个接受过程,这当中都需要去做工作,需要去沟通。有的时候沟通的人能理解,有的时候不能理解。但我始终坚持了我的观点和理念,正是有了这个坚持,才有这部影片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这部影片在内容上能让大家感到意外和惊喜,这其实都是坚持的结果。”
影片在多处细节上,都能看出这种坚持。比如开头第一幕戏里,通过对几组经典的宗教式宏大镜头的反写,完成了对老孔这一人物的去英雄化处理,让观众从一开始接触到老孔时,意识到的就首先是他的人性,而非神性,意识到普通人身上的很多特质与性格,才是构成这部影片整体叙事最重要的要素。又比如在影片里的一段拜访水利局领导,希望领导批准修水坝的情节处理上,很巧妙地采用了一组对比手法——当老孔用他熟悉的那套汉人沟通方法却碰壁时,反而恰恰是久美第一时间敏锐地意识到用藏人更淳朴简单的沟通技巧,更能促成这次沟通的顺利完成。
坚持与惊喜:
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认同
路演时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之情,证明了陈导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是对的。在更早之前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的点映,同样收获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陈国星觉得,影片能够被年轻观众接纳,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他认为也许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影片的观念和它的叙事策略比较符合年轻观众的胃口,其次则是藏地电影一直以来都常有的对西藏绝美风光和淳朴民风的展现特别有看点,第三则是有金巴和宋洋这两位有实力的演员助阵。
当然,除了这种创作大方向上的坚持外,影片创作视角和文化认知上的互补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和影片中的搭档关系相似,《回西藏》的两位导演的配合,让影片最终完成了这个既要体现外部视角,又要使之显得尽可能平等、客观的艰难叙事任务。
比如说影片里设计了一个老孔和久美两人“打手背”的游戏,作为藏族导演的拉华加对这一游戏非常陌生,觉得把这个情节加进来未必合适。但陈国星很兴奋地表示,正因为他坚持用了这一元素,在最近的济南场点映现场,有很多观众真的表现出很喜欢这一游戏。
不同的观众对影片会有不同的解读,作为导演,陈国星更希望自己的乐趣是在和观众的互动与交流中完成的,结局和谜底过于明确的电影并不是他喜欢的故事类型。
影片内,这种无处不在的从藏族本土文化出发的平等视角和内部视角,最终很好地帮助影片在摒弃各类外在矛盾冲突的同时,保留下了依旧相当耐看、相当有戏剧性和信息量的情节。久美引导老孔接受和融入藏族文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针尖对麦芒的过程。
恰恰相反,两位导演想要呈现的更多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认同。陈国星导演表示,他不希望影片中呈现太多表面上的冲突与争执。但与此同时,在某些隐晦细微的时刻,那重重的一拳也许已经挥进了老孔的心里:老孔亲眼见到藏族牧民们坚持尊重老太太的临终遗愿,没有将老人家送去医院救治,而是留在家中过世。对于离开家乡和母亲千里,只能靠写信和母亲沟通的老孔来说,他冥冥中也许已经意识到了爱与孝顺原来可以不只有一种表达方式。而爱与由之而来的归属感的生发,就是一个故乡最内核、最关键的部分。影片的最后,老孔显然找到了这份家的归属感。
(全国艺联供稿,文章来源:“导演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