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4年北京朝阳区近日举办影视服务推介活动,目前全区集中了3200余家影视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生态。朝阳区在北京全市率先出台《朝阳区建设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工作计划(2023年-2025年)》,进一步发挥朝阳区影视资源优势,提高影视企业服务精准度,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
近年来,朝阳区依托区域影视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厚基础,区域内影视产业高端要素加速聚集、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影视产业经济效益以及产业聚集效益愈加凸显,已成为北京市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朝阳区百家文化产业园区中,主打影视特色的就有58家,如首创郎园、七棵树、东亿等。园区内拥有影棚、录音棚等配套资源400余个,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实现影视作品在拍摄、制作、审片等各环节高效衔接。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形成CBD、将台东坝、望京等影视资源聚集区域。登记注册影视企业达3274家,居全市首位,涵盖制作出品、宣传营销、放映播出等各环节,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投资入场。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影视企业实现收入207.8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230亿元。
2023年,朝阳区在全面系统梳理了全区影视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优势,明晰目标,印发实施《朝阳区建设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工作计划(2023年-2025年)》。工作计划提出将积极争取影视审批、版权交易、新片点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分层分类精准辅导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
如何让政策“落地”服务好影视企业?国家文创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强表示,让政策“暖流”成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全力支持影视企业到朝阳落户发展,用好用足产业政策,在企业落户、前沿技术创新、精品创作、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朝阳区先后成立了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和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以信用体系为纽带,有效解决影视企业融资难题,让金融“活水”成为激活产业的“强心剂”。近年来,企业信促会合作金融机构为朝阳区2448家文化企业累计解决贷款融资301.86亿元。
此外,朝阳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服务“甘泉”成为连通政企的“润滑剂”。在莱锦园区设立工作站,为文化企业免费提供“一站式”政务咨询、快捷审批等服务;在8家影视特色园区试点设立广电政务审批帮办窗口,20个行政审批事项下沉。
工作计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影视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制作技术领先、服务水平一流、影视人才荟萃的良好产业生态,努力实现在朝阳登记注册影视企业数量突破4500家,集聚规模以上影视企业超过500家,影视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50亿元。
据悉,下一步朝阳区还将引导郎园Station、七棵树、文心华策等重点影视园区集群化发展,鼓励功能相似、地理临近的产业园区连片改造发展,打造“一廊两核双集群”的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环节协同高效发展,加快完善制作发达、技术领先、资源集聚、人才云集、精品荟萃的影视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让“朝阳影视”品牌深入人心,扩大朝阳影视产业国际影响力,逐步将朝阳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影视创新示范高地。
(董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