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时期来,我国的改革也进入深水期,高校的改革是其中重要一环节,而高校改革又应当于思政教育作为核心重点。光明网曾发文称“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选择时,学生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爱国主义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感,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故土、对祖国山河和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独立的一种凝聚力,是一个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正如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所言:“思政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赓续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需要一批又一批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栋梁之才。”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政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教师队伍构成复杂,很多教师观念陈旧老套;有些教材没有与时俱进更新,仍旧是刻板化教条化讲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如此造成的后果便是,在很多高校里面思政课程成为形式课程,学生上课觉得浪费时间,教师上课也敷衍了事。
主旋律商业电影,也曾经面临着与高校思政类似的困境,首先体现在题材上便是,题材上的选择落后,并不与时俱进,从业者害怕变革,主旋律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题材都未更新,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其次便是对于电影叙事技巧不足,不能将主旋律的思想巧妙的融入,将电影变成说教,引起观众的反感;同时在电影技术没有敬畏之心,有大量粗制滥造的场景。体现在市场的方面的反馈则是票房失利,口碑名声不佳,以至于很多观众看到主旋律商业电影便会避而远之,没有成为观众在电影院的选择。
我们可以关注借鉴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主旋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阿甘正传》等,它们不仅在本国范围内引起观影热潮,乃至成为影史经典为世界各国民众所认可。除开这些电影得益于电影工业的完善,其中恢弘的特效场景,这还得益于这些电影的高超的叙事技巧。它们完美将本土的主旋律思维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们的电影市场真正开启里程碑式的主旋律商业电影奠基的开山之作要等到2017年,《战狼2》的上演。在那之前,市场已经有了一些主旋律商业片的试水之作,这些作品的特点便是敢于革新、尝试新题材、尊重市场规律,在《战狼2》上演之前的第一部《战狼》为此打下良好基础,第一部围绕主角在南疆对抗试图入侵我国边境的雇佣兵的故事展开,展现我国军人维护国家的风采,最后取得5亿多票房。这也为《战狼2》奠定市场基础,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此之前,我国的主旋律商业片很少有获得如此高的票房。随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围绕湄公河渔船惨案的真实故事改编,描述我国公检法体系为揪出犯罪嫌疑人,与他们斗智斗勇并将他们审判,还那些惨死渔民正义的故事。可以说正是这些电影奠定的良好基础,让更多电影从业人看到主旋律商业电影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战狼2》故事背景发生在非洲,则与近些年随着中国国力水平提高相关,故事与当下近十来年中的非洲撤侨的真实新闻紧密结合。精彩的打斗与扎实的剧本带来了惊人的56亿多元票房,并长期占据我国票房第一的位置,同时引发广泛讨论和对于后续文化现象的思考。主旋律商业影片能占据票房榜首,背后其实有更深入的原因,先是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增长,居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自然随之扩大,伴随而来是作为文化产业重要一环——电影市场的扩大。国民对于国家的荣誉与自豪的与日俱升,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民众找到能够表达的承接口,《战狼2》的出现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电影市场的成熟,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对于故事的重视,大量优秀电影从业者的加入,让接下来几年主旋律商业电影接连出现“爆款”。《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系列等等,都超过30亿票房的关卡。票房市场和民众的良好口碑反馈,足以说明我国能够拍出优秀的主旋律影片。面对主旋律商业电影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政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主旋律的商业电影可以更新陈苛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其内容的改革对于思政教育改革的启发。
传统的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学方式主要集中表现在陈旧的教材与上课方式,主旋律的商业电影可以作为课程内容与考核的新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同学一同走入影院参与观看当下最近的主旋律商业电影,亦或是作为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进行观看。随后可以形成特色专题形式进行活动的组织开展,围绕电影内容进行电影讨论,并延伸探讨到内容当中具体所对应的爱国主义内容。比如《战狼》中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边境的维护;《红海行动》当中,国家出动兵力撤侨,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我和我的祖国》当中,选取普通人的故事,从时代变化的横截面中,小人物与大故事背景的交融,时代记忆与祖国的变化发展。通过对于这些优秀电影的分析,从不同层面能够让同学们认知到感受到爱国主义。它并不是抽象,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以上环节获得的感知,可以成为课程作业,让同学们记录与书写,记录下思考后的感受,什么是爱国主义。它将不再是抽象的,难以言喻的。优秀的主旋律电影,教师如果利用得当,将会是良好的教学材料。
而从主旋律商业电影的改革,也能够对高校思政爱国主义课程的改革提供思路。首先便是从电影题材的变革可以联系到教材的变革,高校思政爱国主义的教材课件老旧,应当及时编纂合适的课程课件,结合最新时事,同时能够将授课的内容多样化。其次便是对于高校思政人才的改革,电影工业的变化发展有赖于人才带来的变革,高校由于历史缘故问题,许多的教师学历思想理论都不足,但是仍然占据一线教学岗位。而近些年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增加马克思主义博士点,为高校思政课程输送人才。
可以说从主旋律商业电影对于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大多数能想到的是把主旋律商业题材作为思政爱国主义的课程内容。但反而是主旋律商业电影的改革更值得让人深思与学习,短短时间能将被观众原本并不喜欢的枯燥说教的题材,融入商业和市场思维,做出改革,变得广泛受到欢迎,它为我们展示出另一条道路,带有意识形态的思政爱国主义不是枯燥无聊的,这种如何将爱国主义润物无声如同涓涓细流奔向大海的做法实际上是值得思政系统教学深思的。
(作者系南昌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23 年度项目"短视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SZZX2305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