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来越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试听技术与资料应用于外语教育领域。这一切来得猝不及防,又似乎在意料之中。正如麦克卢汉、利奥塔德等哲学家所言,正是由于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与媒介技术认识论方法之间存在直接的链接,才使借助新工具来重新塑造教育的目标成为可能。
电影作为新媒介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工具。从听说法,到交际法,再到现如今的VR(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外语教育中的试听教学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虚拟现实虽然在创造言语交际情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其昂贵的造价和的相对复杂的操作性,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由此,电影—— 作为“性价比”极高的视听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外语教师的青睐和众多外语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影视教学法本身即具有不可忽视的三个主要优势: “原汁原味”的语言有助于更块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目的语国家的场景能直观地增强学生跨文化对比、交际的能力;直观、生动的电影情节更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故而,笔者将以德语电影为例,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借助影视教学法促进专业德语教学,并尝试分析其对教、学双方的产生哪些影响。
近年来,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方法逐渐开始摆脱传统的印刷方式,向着多感官和中心教学效率与速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其中,视听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德语语言文学教学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借助电影这一媒介。而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材料,其中的改编电影和纪录片对于专业外语教学,如文学、历史文化类课程,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改编电影与文学原著之前的关系微妙而复杂:既有着天然的共生关系,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竞争。这是因为,电影改编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文学元素。许多文学作品如歌德、莎士比亚和卡夫卡的作品都被多次改编成了电影剧本。与此同时,文学创作也经常与电影的表现手法相互流动。例如,阿尔弗雷德·多布林和詹姆斯·乔伊斯选择了电影中的叙事形式,他们的意识流技巧均依赖于电影的表现形式。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电影、视频比书籍具有更迅捷和更广泛的传播性,其所引起的影响力亦比纸媒大得多。甚至在当下快节奏、重效率的青年人群体中,由原本上百分钟的电影而剪辑成的短视频也成为其试图了解电影或文学作品“最后的倔强”。那么,作为德语专业外语教学来说,我们首先需要使学生认识到改编电影之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这两种媒介在形式、内容、语言表达及表现技巧的异同;且不可忽视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改编电影与原著之间语言的、内容的及形式上形成的多维度的张力,使其明白,改编电影与文学原著存在多元的关系,不存在单一的二元论评价体系。也就是说,电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只有对将对其的阐释作为一种不同于文学解读的新范式,才能达成主体间性的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于不同媒介之间的理解能力。以二战后重要的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为例,其数部作品都曾被搬上荧幕,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施隆多夫导演的电影《铁皮鼓》。该文学原著本身虽获得过诺奖的殊荣,但施隆多夫借助镜头语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较全面地展现了原著的魅力,使该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性和接受程度大大增强。所以,可以说这两种作品达到了相得益彰、相互成就的效果。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一个独特的创作过程,需要更特别的技法和转换能力。《铁皮鼓》即是在继承原著风格的基础上,保留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对故事背景也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及商业化处理。这种改编,客观上虽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观众的需求,但同时也弱化了原著中所极力表现的深层社会内容。
电影除了在专业外语教育中的文学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之外,在历史、文化类课堂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以真实性和历史性见长的双语纪录片,融合了摄影、音乐和剪辑等多种艺术手法,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官体验。而这种感官刺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德语纪录片《德国人》和《我们如何生活》中,前者以从卡尔大帝等德国历史名人为线索,恢弘壮阔而又重点突出地再现了从卡尔大帝起的德国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后者以一个德国人的视角,从人、花费和饮食三个方面介绍一个普通德国人的生活。这两部作品皆通过实景呈现,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德国人的昨天与今天,并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课堂实践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利用纪录片促进课堂教学:首先,使用与当次课程主题相关的纪录片片段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其次,让学生观看完整的纪录片,并鼓励其记录重要信息和关键问题。随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合作、沟通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并引导深入探讨,创造跨学科整合的机会。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视频创作形式表达对纪录片的理解和观点。借助以上方法,将显著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其实,电影教学法不仅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能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上文提到的激发学习兴趣、自然运用语言、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审美情感等,其对专业外语教师亦具有重要的伦理美学教育意义。教师通过观看电影,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不同角色的视角之中,体验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对于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培养跨文化意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引发教师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思考,使其在教育实践中更加关注伦理和美学价值。然而,电影教学法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建立一个自主的学习氛围,不仅要观看电影,还需要通过比较电影片段和观察细节等方式来加深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理解电影剧本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只有双方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并紧密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影教学法的优势,从而达到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
(作者系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