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反映内蒙古生态题材的热土系列纪录电影《生命线》日前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观影暨座谈会,中央电视台原台长、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内蒙古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王华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第三巡视组组长、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该片总策划石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科普学会科技电影专委会主任孙丽艳,红蓝融合创新实践中心负责人王涛,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志忠,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内蒙古历史学会会长于永,内蒙古大学教授李玉伟,以及影片出品人、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邢文,中央新影集团原副总裁、该片总策划兼导演郭本敏,该片策划兼导演陈阳,中央新影集团特种拍摄事业部副主任张荣贵等参加活动。
《生命线》用独特的艺术视角,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为主要内容,立足内蒙古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该片策划兼导演陈阳介绍,《生命线》是热土系列纪录电影的第二部作品,是在第一部《热土—影像中的珍贵记忆》基础上,聚焦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与自然生态的艺术创作。影片摄制历时5年,走遍全区12个盟市及八千里边防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画面、优美的旋律,用心用情用力描绘了发生在祖国北疆的生态建设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北疆文化”鲜活的内蒙古篇章。
专家称赞《生命线》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上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一届接着一届干,打造绿水青山的壮美实践。影片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片名也有很大张力,用艺术视角诠释生态文明理念、展现内蒙古生态文明新气象,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形象化表达、生动化展开、具体化落实。
专家表示,《生命线》主题内容鲜明突出、叙事逻辑严丝合缝,充分发挥了纪录电影的优势,完全恪守电影拍摄的规律和要求,比电视纪录片冲击力更强。该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是来自生活的好影片,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主题和艺术表达相贯通,人文故事与自然风景相交融,用一个个普通人的经历,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是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的力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感染力。
据悉,纪录电影《生命线》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军区政治工作局、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内蒙古乌兰新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共同打造,有望近期与全国观众见面。
(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