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电影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宣传部承办的2024中国电影表演评论高峰论坛在重庆江津召开。本次论坛以“表演艺术的时代特征与当代价值”为主题,设置了主旨发言、高端对话会以及圆桌对话会等环节,围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电影表演何为等关键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力求为中国电影表演提供专业科学的评论评价支撑与方法论依托。活动得到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表演系、《当代电影》杂志社、《电影艺术》杂志社、《中国电视》杂志社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社等单位支持。
▶ 新热点:
共话现实主义表演
近年来,现实主义表演成为影视演员们在进行创作时的集体选择,也成为当前影视剧表演方面的明显特征。在本次论坛上,有不少学者围绕现实主义表演进行了深入讨论。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认为,重点国产影片通过故事情节的强戏剧性、人物设定的生动性、人物关系的复杂性构成了文本内部错综的“力学”规范结构,给表演创作制定了强烈的力量场域,使得演员的表演内容紧贴时代,深度介入现实,展现出充沛的能量,并且格外重视对表演环节的打磨,展现出现实主义表演的特征。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王鑫同样关注现实主义表演,他认为现实主义表演强调体验生活的必要性,要对生活真实进行凝练提高,需要演员在长期、系统地学习中找到创作的路径,创作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呈现出审美化的情感和魅力。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则从中国电影美学传统视角下观察电影表演,他认为,对意境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的逻辑基石,表演创作的意境产生需要处理好“似”与“不似”的关系问题,既要在表演中完成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也要超越现实生活,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提出香港影视剧的表演方式并不同于内地主流的现实主义表演方式。他认为,香港影视剧无论是去戏剧化还是戏剧化表演,均受到了商业环境的强烈影响,渐渐形成了以演员为主体的表演形态和创作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在影视剧中的分量不断增加,也不断走向极致化,如成龙电影、周星驰电影等,形成不同于内地的表演方式。
随后《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肖英、《当代电视》执行主编王军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主任王洋等学者以《隐秘的角落》《追月》《坚如磐石》《狂飙》《漫长的季节》《周处除三害》等影视剧为例,对特定文本中的表演创作进行了分析。皇甫宜川阐述了影视表演中体验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演员保有初心,对角色充满尊重与认同,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时间去体验生活,才有可能创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同时他还提出,可信性再次成为国产表演的追求,而国产电影的现实转向拓展了电影表演的空间。肖英认为,《坚如磐石》中于和伟的表演凸显了人物复杂性的对立统一,雷佳音、陈冲、周冬雨等人的表演也相当精准,表现出多层次的情感和鲜活的形象,并结合剧情发展呈现出欲扬先抑的表达,使观众在情感上经历起伏跌宕的变化。王军强表示,张颂文通过对生活的品味与积累,把握了高启强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本质特征,充分理解了剧中规定性场景与人物的关系,并进行了生活化的表演。王洋认为,在《漫长的季节》中体现出一种新的现实主义表演特征,强调演员对社会生活进行理解并展现自我的个性魅力,同时也要求演员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传统的斯坦尼体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曹峻冰着重分析演员在塑造反派人物过程中所投射的现代伦理焦虑与群体性的错位心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思考,在追求心理真实与表演真实的前提下,这些反派角色被夸大的性格魅力与行动尺度,是否会形成不良的社会价值导向。
▶ 新力量:
聚焦青年演员表现
青年演员在近年来所表现出的专业能力与巨大潜力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注意,多位嘉宾集中讨论了青年演员的创作现象与特征。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张辉系统性地分析了2023年青年电影演员的整体状态、特征与不足,他认为,随着电影行业创作生态的日益改善,许多青年演员的创作能力和自我修养在不断提升,演员表演从类型化向性格化创作迈进,注重掌握技巧和理解人物。特别是本色优势的发挥使得演员能将自我与角色相融合,创作出鲜活生动的银幕形象。而演员在不断接受各种训练中打磨演技,着力解决“像、真、是”的问题,不再简单一味地追求形象或流量,也不再刻意迎合当下畸形的审美。最后,他希望通过影视表演评论,既引领社会对表演的认识与态度,也发掘演员优点,促进演员成长。而赵卫防则观察到非职业演员在当前影视剧创作中的呈现的特殊现象。他认为,当下非职业演员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多地担任影视创作的主要角色、较多地以群体面貌出现这两个维度的特征,而其所体现的原生力量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影像表现力,应当注重对这种力量的运用。王海洲同样关注当下影视表演艺术的现状及挑战,他认为2023年中国的影视表演艺术有明显的进步,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成为优秀演员的共识。职业演员们突破了既有的光环,塑造了新的形象,改变了表演艺术的整体生态,但也应当注意在综艺娱乐氛围中克服浮躁,厚积薄发。
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总监吴妍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讲师刘宏伟、上海戏剧学院助理研究员陈梦婷分别从多个具体文本出发,分享了对青年/素人演员的观察与思考。吴妍妍基于《我本是高山》的总制片人身份,阐述了职业与非职业两个演员群体表演融合的经过、困难和收获,她认为,素人演员在演出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表演基础技能与意识的缺乏,必须进行特定的培训以满足拍摄要求,而他们与海清等专业演员的配合则需要两者在生活中的长时间互动和熟悉。刘宏伟通过分析《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的青年演员表演,认为青年演员在片中的表演是中国式的美学表达,其对男性角色的审美塑造也回归了正常的审美倾向,其追求真实感的表演行为与敬业精神值得肯定。陈梦婷认为,在电影《消失的她》中,当下演员的表演创作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上迎来突破,并呈现出现实主义、表现主义以及后现代风格的杂糅状态,同时还承担着缝合逻辑裂缝与展现类型化风格的功能。
在这种热烈讨论中,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主任杨波着眼于影视表演教育及青年演员的培养问题。周星认为,在高校教育中应当健全学科体系与建制,注重对青年演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养。杨波也提出要为青年演员建立职业心态,培养基本素质,使他们能适应不同的影视创作方式。同时他认为,一个合格演员的培养依赖于教学加实践的双重作用,前者主要借助各种专业基础课程与创新表演人才课程的设置,后者则以舞台戏剧实践、综合实训与影视文创城为主。
▶ 新议题:
人工智能时代下表演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表演机遇与挑战同样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副主任孙德元详细梳理了从ChatGPT到Sora的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认为这种AIGC能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将创作者的创意构想转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内容,并列举了《Our T2 Remake》等案例,认为这种全流程工种被AI一体化替代的方式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发展的一种探索。面对人工智能与电影的深度融合,孙德元认为影视表演主要集中在应用+AI和转型AI+两个层面。前者让AI成为演员的表演辅助指导,后者则使演员以数字分身的形式获得更多活力。他还提醒人工智能运用在影视剧表演中时应当注意把握尺度,并寻求相关团体和国家的规范与法规保驾护航。同时在演员培养上要与时俱进,以AI赋能教学提高学生的AI素养,提高创新性和创造性,聚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
《电影艺术》主编谭政简要地将中国数字虚拟表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的特效初期,数字特效作为表演的辅助;第二阶段是由数字特效产生表演角色,通常由真人表演和数字特效结合完成;第三阶段是数字角色成为主流角色,担任主要表演任务;第四阶段是虚拟表演进入每一个创作环节,成为创作惯例。在此期间,他特别谈到AIGC对演员表演的冲击和改变。针对AIGC带来的挑战,国家一级演员刘小锋认为,要重新回归表演本体与评论本体的讨论,对表演的评论应当重点关注演员的表现本身,同时也要重视演员在影视剧创作中的根本性作用。对此,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帆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张译和张嘉译的对手戏响应了刘小锋的观点。他认为,演员表演的终极追求是韵味的产生,也是个体生命经验转化为艺术的体现,好的表演一定能够成就一部好戏,而在此背后需要的是创作者智慧和情感的累积和倾注。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郭晓东以《我的父亲焦裕禄》为例说到,要在李雪健版焦裕禄的经典形象上跟进一步,就需要对焦裕禄有一种新的理解,把握他身上儿子、丈夫、父亲叠加在一起的家庭身份。在此期间,不仅要通过减重使自己从外部形象上能够靠近焦裕禄,更是需要重新认识、学习焦裕禄,用焦裕禄的精神洗礼自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光北认为,演员就是为每一个角色服务,一生追求的就一个字“真”,即是用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感受,真实的体验去表现真实的人。而演员要创作有血有肉的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就需要不断地体验生活,理解生活,要把假的演成真的,要把真的演得更真。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卢奇从长期作为邓小平形象的演绎者出发,阐述了对邓小平这一形象的表演体悟,他认为,演员表演特定的形象需要有专业技能与实践功力,体现一个“真”字。演员海清结合《我本是高山》的创作经历说到,表演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来自台下苦练千百次的苦练。而要成功塑造角色,就必须真正理解角色,与角色沟通,活在角色里面,坚定地站在角色的一边,把自我的原型放掉,因为角色的准确是最正确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范志博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认为演员创作的成功有赖于编剧、导演以及各个工种的共同努力,电影美学形成的过程也是多工种相互成就的过程,而演员通常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余纪以谢晋导演作品《芙蓉镇》中的经典镜头由此阐释谢导的电影表演观,即导演需要用镜头语言配合演员的演出,用各种手段激发演员的创造才能,以推动、强化电影中表演的力量。四川省影视艺术联盟主席张显达则从四川影视创作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列举了丰厚的创作成果,并结合自身的表演经历,提出反派角色演绎时的难点与突破。
▶ 新连接:
表演评论与演员的互动
演员的表演是影视创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但这一环节长期存在着研究不足、理论短缺现实状况。本次论坛举办的目的之一即是为表演评论与演员之间建立对话通道,寻求建立一种新的评论共同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首先简要分析了电影表演与电视剧表演的差异问题。他认为,由于电影时长较短,情节紧凑,因此在电影中演员的表演通常需要各位“用力”,抓住人物关键的表情、动作、情绪并高度集中地表现出来。电视剧则相对集数较长,演员在表演时更为“松弛”,要在多个场景、戏份中符合人物个性,通过言行举止的贴近使自我化身为角色。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王一川则针对当下演员的自我修养问题提出以德为先、学雅宽厚与善解人意、技巧娴熟四个方面,而表演评论也一定要观照到以上几点,做到理解表演,体会角色。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阿利则以历史的视野强调以钟惦棐先生为代表的评论家在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评论与表演深度融合而做出的贡献,认为当前重新呼唤影视表演评论,重新树立表演价值导向,是评论传统的基因存续,更是评论精神的发扬光大。号召广大学者与专家向钟惦棐先生学习,打通电影评论和电影表演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关于表演评论如何发挥作用,肖英认为,由于表演评论的复杂性,首先应当注重进行专业性评论的引导作用,引领整个社会对影视表演的审美取向。其次表演评论要具有开发性,能够帮助演员发掘自身的个性特质。最后表演评论要有理论深度,通过研究进行规律总结,探索各种表演的可能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则关注于演员与观众的相互关系,他从格式塔理论出发,认为小品表演建构了观众的审美期待,进而造成了当前观众对小品化影视表演的欣赏需求,也促成了资本与市场对这种表演风格的强化与追捧。但演员、表演与观众的审美的发展必然面临突破难题,而如何使得这个突破被各方认可,就需要表演评论发挥作用。谭政认为专业期刊上相关评论的减少,是因为随着影视评论生态与学术生态发生变化,表演不再单纯局限于学术上的认可,而是偏向观众与市场认可。同时,学术期刊不仅需要关注整个电影创作及理论问题,还应思考电影与哲学、电影与生活、电影与人类的关系问题,影视表演评论需要进一步彰显理论深度和前沿思想。周星认为,评论既不能过多恭维于所谓的表演体系,要站在观众的立场作出理论评析,同时也应该要注意演员的整体性与表演的复杂性之间的关系,尊重表演的本体。他也提及表演评论的传播受限与接受困难等问题,并对评论可能引起的舆论与争议表示担忧。范志博从业内现状出发强烈呼吁评论的介入,认为表演评论将会为演员建立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提高演员的审美水平和思辨能力,帮助演员发现和理解作品,揭示其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后续发展的文化支点与创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