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0日,由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当燃影业联合出品的电影《出发》作为开幕影片正式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该片也入围本届大影节主竞赛单元,将与其他优秀国产影片同台竞技。
电影《出发》讲述了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在按捺不住青春与迷茫的驱使下,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从此萌发了青年毛泽东在中国大地上探寻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之道。
在映后交流中,导演刘智海提到,影片的核心创意在于关注青年毛泽东的游学经历,力图突破将伟人塑造成高大上的传统叙事方式,展现伟人作为普通人的真实面貌,从而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编剧李涛歌讲述了电影的创意来源,强调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历史背景,融合了山水哲学与青年毛泽东的豪情,实现了艺术风格上的重大突破,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与现代青年的共鸣,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摄影指导宓鑫君分享了如何通过摄影技巧和创意来表现电影中的水墨画风格,声音指导德格才让讲述了在电影中如何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两位年轻主演也分享了他们在准备角色和表演过程中的经历,其中罗泽楷提到了学习方言和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而陈韦欣则强调了与导演和其他演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制片人张翔、丁炬充满信心地期待这部传递坚持梦想、勇于探索的青年精神的影片,能够从大学生电影节启航,用它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跨越地域界限,让更多人感受到青年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
4月22日晚,电影《出发》亮相北影节首映单元,在北京党史馆影院成功举行全球首映。
映后,专家学者们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对《出发》的叙事结构和主题深度赞不绝口,认为该片超越了观众的期待,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巧妙融入电影语言之中,以横轴绘画风格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体验青年毛泽东的心理变迁与时代精神。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原主任高小立称赞《出发》为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结合的典范,其视觉风格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影片不仅呈现了苦难中的青春激情,更深刻地展示了毛泽东思想上的觉醒和成长。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认为,《出发》在主旋律电影中实现了技术、艺术、美学的全面突破,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创新实力。他特别提到影片在细节、情感和情节上的精细打磨,认为这是一部对中国电影艺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从电影的创新意义、叙事难度和诗意表现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出发》通过历史与艺术的结合,以一种充满诗意的手法,展现了民族和国家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
中央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原主任路海波分享了对《出发》的美学和主题人物塑造的深刻见解,认为影片将美学创新与内容立意水乳交融。特别提到影片中青年毛泽东对待不同人群的态度,深刻地体现了其人民观念的深度与广度。
在观众互动环节中,高校学生代表们表达了他们对电影《出发》的深刻感悟和肯定。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从影片中感受到了青年毛泽东对待人民的深刻理解与关怀,同时被影片中寺庙论道的情节所触动,这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对于人民内心渴望的洞察,以及对于如何引导人民走向更好未来的思考。北京大学的同学则强调了影片对当代青年的积极影响,认为此片不仅是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激励,对青年一代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据悉,电影《出发》即将于近期正式上映。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