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文电影凭借形象化、丰富化、直观化、多模态等优势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英语场景,提供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与西方文化知识,于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语调。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相比,英文电影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语言魅力,逐步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文化交流与国际交往日益深入,英语运用于各场合的频率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应深入文化交流层面,重点发掘英文电影中涵盖的文化要素,将英文电影全面渗透于教学思想体系、知识体系、资源体系和实践体系改革过程中。
确定电影选材,
准确输入文化育人观念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首先需要确定电影选材,从海量英文电影中筛选合适的英语教学素材。对此,高校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文化强国战略,明确英文电影筛选原则,既要保证英文电影教学主题积极向上,也要保证英文电影与学生英语基础、实际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一,大学英语教师应邀请专业学生参与教研会,切实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点与需求,或以问卷调查、匿名信息采集等方式,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进而确定英文电影选材。其二,大学英语教师应将跨文化交际、英文电影教学、电影与文化相关理论作为教学目标内容,结合自身对英文电影文化背景与历史背景的了解,详细讲解英文电影中所涉及的西方文化观念与社会现象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文化观念,进而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方向指引。其三,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入分析中英文化育人观念的相通之处,明确学生、文化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将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为“帮助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一种活动。可见,文化育人的主要目标是不断将中英优秀文化内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结构中。因此,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首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从英文电影中理解中英文化差异的内驱力。
剖析电影内容,
夯实基础知识水平
融合英文电影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无疑会面临教学内容多元化、呈现方式复杂化的情况,这便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电影字幕翻译能力与电影情节分析能力,通过系统剖析英文电影所涵盖的语法、语调、情感表达方式、语篇逻辑等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不同基础知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模块的知识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采取不同分析方法,根据学生水平与具体教学内容剪辑电影片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最具针对性的内容。例如,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可以采取“三段式”内容分析法:首先,教师删除英文电影原有字幕,使学生依靠电影画面与听力基础了解内容主题;其次,教师将提前打印的材料发给学生,依旧隐藏字幕,要求学生对照材料进行听力的自我检测;最后,教师应以电影字幕分析为主,重点分析材料中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文化背景,并要求学生对听到的内容展开对话练习,切实提升学生听力水平与口语表述能力。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调、情感表露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再现电影情景,提升学生口语技巧,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薄弱点。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将英文电影作为学生写作素材,将电影片段串联为短视频,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观赏影片、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
搭载传播技术,
开发更多教学资源
英文电影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全球化密切相关,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在增强自身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同时,了解电影传播平台,包括电影院、录像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研究不同传播技术的技术指标,掌握熟练运用不同设备获取并观看英文电影的方式。针对传统传播平台收费情况,英语教师应掌握不断更新的自媒体传播技术运用方式,例如B站、抖音等平台,以关键词实现对英文影片的精准搜索。与此同时,英语教师应掌握录屏技术,录制并剪辑经典影片的片段,学会辨别自媒体平台中对于经典影片解说的合理性,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依托英文电影开展学习,帮助学生精准分辨影片素材、主题、传播目的等。在此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了解英文电影相关的电视节目、国内英语教学栏目等,尝试运用微课等线上教学方式,将短视频、日常电影教学片段等作为全新教学资源,逐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加强英语学习,不断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选取《阿甘正传》《乱世佳人》等电影,分别围绕“奋斗与希望”“荣誉、自由、家庭和爱情”主题作为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小组合作形式拍摄微电影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有效拓展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结合生活、英语学习经验,对原版电影场景进行翻拍,也可以对现实情况进行写实,并进行英语和汉语对照字幕编辑,确保正确无误。如此,学生对于电影传播乃至简单的制作技术领悟更深,所提交的微电影能够作为教师针对性调整电影教学资源库的重要依据和数据,使得教学资源更加符合教学需求。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