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深圳元媒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马背上的巡线员》日前通过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嘉年华民族电影展映和观众见面。影片导演、编剧韩万峰和主演孟和乌力吉、陈立唯、杨宇鑫亮相展映现场,分享拍摄心得,和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该片主要讲述了在西北偏僻小镇托海供电所,三个年轻的职工因为五年前的一场意外雪崩造成老所长背负心理阴影,但在老所长遗孀西婆的帮助下,他们克服种种心理压力和外部干扰,重新骑上了马背,踏上了保障民族地区百姓幸福生活的巡线之旅的故事。
电影根据国家电网系统巡线工的真实事迹改编。韩万峰介绍道,在剧本创作阶段曾进行了长达一年多次深入拍摄地的采风,对故事原型主人公进行采访,深入了解巡线员的日常工作,影片成型后的部分情节也是来自于巡线员自身的讲述。
现场有不少观众被片中的壮丽景色和人物的事迹感动,韩万峰表示,电影在景别选择上多用全景,将美景放大,弥补巡线员生活的苦涩,画面与内容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影响为内容服务的效果。在人物的处理上同样采用真实的人物关系,“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物小传,对于人物与少数民族素材的融合也符合人物自身特点,在电影特效方面,我们尽可能多的选择实景地拍摄,也是为了保证电影的真实性”。
影片得到了多位电影从业者的认可。北京民族电影展艺术总监牛颂表示,片中的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处理都让人印象深刻,“影片通过具体人物的喜怒哀乐折射出了工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以及少数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体现了少数民族电影的共同体叙事。”
新疆电影家协会原副主席胡尔西德·吐尔地对片中演员的表演印象深刻,“这几个演员表演特别的自由,他们没有很费劲,镜头很近的时候,他的脸和眼神也都很沉稳,从中能看出演员的努力也能看出导演和摄影的准备工作很扎实。”
演员哈斯高娃认为,影片通过小人物小故事展现出了主旋律大题材,从片中既可以看出中国壮美山河的面貌和边疆飞速建设的情况,也能在美丽的画面背后看到巡线员的甘苦人生,让人置身其中,触动很深。
片中对三代电力巡线员的刻画和描写也赢得了“电力人”的肯定。影片总策划、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原主席张波表示,电影创作不易,工业题材和民族题材相结合就更难,这部电影在画面唯美的同时,将镜头、笔头、心头对准产业工人,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所思所感,是一部精品力作。
影片主要在河北承德等地拍摄。国网冀北电力公司工会副主席陈永利在观影后表示:“这样一部彰显电网社会责任的电影能够拍出来和大家见面,对展示电力工人形象、传承工匠精神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国华电集团工委副主任白学桂眼中,《马背上的巡线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工业题材影片,展现了一线产业工人在艰苦偏远条件下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影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电力工人为国家做贡献、实现能源保供的情感,弘扬了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中国职工交流中心原秘书长王舟波表示,影片通过对三代电力人生活的描写映射出了工人群体的崇高和不易,“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构成了我们沸腾的生活底色,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线劳动者的心血和辛劳,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