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指导,河北传媒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中心主办,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独家学术支持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人工智能与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主题论坛日前在京举办。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电影导演、制片人江平,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教授李锦云参加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主持。清华大学国家 CIMS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仿真与虚拟制造研究室主任张林鍹,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李兴国、李建平,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高贺胜,上海戏剧学院副校长聂伟,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范志忠,出门问问大模型(LLM)团队工程 VP、自然语言处理(NLP)资深架构师李维,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马明杰,编剧、导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导演张同道,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国家一级导演、编剧宁敬武,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高雄杰等参加研讨。胡月担任串场主持。
江平在致辞中强调了科技对电影发展的重要性,回顾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演变。他表示,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电影人也需不断学习科技以适应变化。但同时,电影本质是讲好故事,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仍要保持对电影艺术逻辑的尊重,拍摄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电影。李建平指出人工智能对产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积极应对、拥抱变革。他认为电影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应发挥作用,继续讲好故事,尊重电影艺术逻辑,拍摄出高水准作品。
在学术演讲环节,张林鍹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社会数智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特别是在工程领域的案例,强调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应尊重并发挥各领域的专业逻辑,实现科技与应用的深度融合。刘达认为在智能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影视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大科技、元宇宙时代的特征,培养能够服务于工业化、现代化体系构建的影视人才,同时注重自主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李兴国提出了人才培养的“5C模型”(文化理解传承、申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加上计算机科学素养,构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影视人才培养的五个新方向:新人才模型、新培养方案、新课程试点、新创作探索和新实践内涵,并强调了人机共育的重要性和向高阶应用能力的升级。
论坛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与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的圆桌对谈,由高贺胜主持。聂伟表示,人工智能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电影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教育者应提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打破知识界限,与业界和工科跨行业专家合作,共同推动电影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他也认为电影的本质是讲好故事,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应保持对电影艺术性的尊重。赵卫防表示,AI教育在影视领域的应用需快速推进,尤其对于偏重理论研究的机构而言是短板。他认为,教育过程中应贯穿AI思维,特别是计算思维,以适应从高科技创作到AI创作的转变。范志忠主张文理融合与产学研一体化,以应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有立足新文科,结合强大的资本与产学研平台,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AIGC影视人才,推动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李维强调我们应当拥抱AI,利用它作为工具,而不是回避。同时也要看到,在内容创作方面,人的决策和创意是不可替代的。马明杰提出了AI在影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创作过程中的技术门槛降低、情感和创新性的缺失、作品主题的肤浅化以及版权管理问题。她呼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将AI与美学、艺术学等学科融合,以培养能够适应AI时代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第二场圆桌对谈议题为“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由陈旭光主持。陈宇认为目前和未来AI应主要作为工具而非创作主体。理由有三:科技发展尚未达到AI超越人类思考的起点;艺术的本质起源于人类的生理和情感活动,与AI的创作起点不同;从伦理学角度,艺术创作应以人为本。张同道强调了技术特别是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和潜力,指出了AI技术在降低成本、简化制作过程、提供新的美学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汪海林提到AI使用现有创作成果的法律问题,以及艺术教育中应更注重激发创造力而非仅传授技术知识,认为尽管AI可以提供帮助,但艺术的核心应是人的情感和创造性。宁敬武认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体制提出了新挑战,需更注重个性化培养。同时他强调,在科技浪潮中,电影人应坚守艺术初心,以深刻思想和精湛技艺创作优秀作品。高雄杰认为,尽管AI在影视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仍存在创新性、情感性、版权管理和逼真度等方面的挑战,电影人应保持对电影艺术的尊重,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