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活动单元学术论坛“高新科技助推动画电影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日前在北京举办。论坛由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指导,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吉林动画学院主办,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独家学术支持。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到,中国动画电影的市场占有率不到5%,美国动画电影的占有率则在15%-20%,中国动画有着极大的市场潜能。动画是一种有着独特视听表现语言和风格的艺术类型,参与甚至引领了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电影产业的前沿发展。此次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汇聚了热爱、从事动画事业的知名学者、创作者、教育者,共话人工智能背景下动画艺术的发展,展望中国动画人如何借助高新科技讲好中国故事。
让科技赋能动画、
赋能动画人才培养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动画深度参与数字媒体时代的社会生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在新一代网络传输、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图像等关键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艺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大发展与大变革。只有客观辩证地应对巨变,让科技赋能动画、赋能动画人才培养,才能让中国动画真正走向未来。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介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是一个学科齐全、以艺术学理论为优势的科研教学单位,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背景,致力于打造以史观今、面向未来的艺术学学术综合体。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在推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此番主办动画科技论坛,邀请众多动画界领军人出席,有助于我们丰富艺术学人才培养经验,在科技哲学、动画美学、动画思想等领域获益。
吉林动画学院副董事长、吉林吉动文化艺术集团副总裁、教授刘欣说,吉林动画学院将继续发挥“产教深度融合”的联动效能,与学界、业界同仁一道,立足于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深刻理解,共同推进“新时代、新理念、新文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的体系建设,共谋影视行业人才培养新格局,共谱影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篇章,共绘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吉林动画学院执行校长、教授刘振华表示,未来动画产业及人才培养应遵循“两端三加”的格局——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应秉持技术服务内容生产、内容生产服务消费需求的逻辑,布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新的内容创作。立足产教融合,构建“教育+动漫+文旅”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艺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创新+创业”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新生态。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结合北电学子运用AI技术制作的动画片段,阐释了动画产业发展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AI艺术还处于幼儿期,尤其缺乏中国艺术的民族之魂。不止AI,中国动画和电影铸魂的能力还不够强。第二,光影的未来在于人才。接下来,动画相关专业招生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要考察他们学习、接纳新生事物的能力。第三,新质生产力赋能动画创作之后,创作手段更加复杂,本硕博教学相区别的设计正朝着一体化协同的产研模式演进。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中国动画也照见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逻辑和当下风景,是文化传承中的“中国学派”。技术赋能动画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耦合的重要表征,它的要义在于技术对中国动画艺术精神的形塑,是富有生产性的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是数字赋能的重要转型机遇。同时也要思考,Sora、ChatGPT等西方土壤生长出的新技术,是否会遮蔽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性、感觉性和艺术逻辑,如何让技术赋能继承好中国的艺术之魂。
“人工智能+”视阈下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新
国际动画协会副主席李中秋主持了本次论坛的第一场圆桌对话——“人工智能+”视阈下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新。BaseFX—倍视传媒项目总监、AI流程负责人张志勇谈到,如今AI主要应用在动作生成、剧本生成、语音生成、绘图等动画制作环节,能够大大降低制作成本。他认为,AI的普及不会取代创作者的位置,而是为他们减负,让他们回到创作本身,在“人工智能+”时代扮演技术工具的指挥棒和决策者。无界AI的UED总监兼市场总监李本涨指出,AI并不会取代人,取代人的是“善假于物”的人。“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就是让中华文化和中国美学在新的技术领域得到传承和迭代。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翁冬冬认为,AI给艺术创作带来的震荡是2D、3D、4D递减的。目前,AI已经能很好地输出2D图画和视频;生成的3D虚拟现实和元宇宙内容还存在清晰度流畅度等问题;未来,AIGC生成4D内容将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和视觉体验。吉林吉动天博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总、CG前期高级总监何振辉坦言,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中,动画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不断升级灵活调整。传统动画教学的落点是软件的应用和流程的熟悉,面对AI这种自主性更强的工具,我们需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分析鉴别能力。无论什么时代,一个创作者都需要同时倚重创意思维、文化艺术修养和制作技术能力。吉动盘古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乾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动画教学,教学软件的更新迭代是关键。他以吉林动画学院的做法为例,介绍了从先进AI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再到教学工具的转化逻辑,并指出给学生使用的引擎工具必须提升易用性、可用性和智能化,从而降低使用门槛,让非建模、动画专业的学生也能使用,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李道新主持的第二场圆桌对话主题为“学研产融合与动画人才创新培养”。刘振华认为,学研产融合尤其适合应用于动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赛代练等手段要结合。面对新质生产力,更加需要培养动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技术工具的批判性思维,传统师徒传帮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观念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黄心渊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研产融合教育更加要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所谓技术素养,指的是把握技术逻辑、熟练使用技术工具、运用技术进行创新。必须坚持学研产一体化的动画教育底层逻辑,必须让创作、研究动画的学生具备技术的基础或背景,学生的技术素养才能跟得上时代。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周辉表示,技术赋能的关键在于算法优化、流程设置,以及相信中华民族人才济济,相信我们自主研发的能力。微软小冰人工智能内容实验室负责人、AI影视产品领军人舒川楠提到,艺术始终凌驾于技术之上,每个时代的技术工具都等待着真正懂艺术的艺术家赋予它价值。此外,我们不要认为AI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东西,驾驭AI的前提是对AI祛魅。吉林动画学院校长助理、吉林吉动文化艺术集团高级副总裁、教授彭巍介绍,吉林动画学院学研产融合模式分为动漫游戏、影视设计、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和品牌营销等五大专业集群,完成前两年学习后,学生自主选择工作室参与实践创作,在校期间全面提升创作实践能力,同时将自身的学习成果尽早地转化为产品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