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论坛之“数字化高新科技赋能电影生产与发展”日前在京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台务会成员毕江,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梅,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荷兰摄影师、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前主席凯斯·范奥斯特鲁姆,“影视飓风”创始人潘天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中国科幻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天图万境创始人、导演图拉古,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CEO、永川科技片场技术负责人夏斯宇。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担任学术主持,北京广播电视台宗铭担任串场主持。
“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由四大板块构成。第一个学术活动板块围绕七个主题开设了多场学术活动,21位学者的主题学术演讲,15场圆桌的各行专家对话,总共将近300位专家学者教授参与了系列学术活动。第二个板块是“电影科技红毯盛典”暨“一场关于‘未来’的电影”,邀请20余家AI科技企业深度参与,展示了涵盖AI全领域的先进产品。第三个板块是科技线下展览,展示了如AI大模型、数字人、生成式内容等最新科技产品,提高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娱乐体验。第四个板块为“技术论坛”。
陈旭光主持第一场圆桌论坛,论坛首先讨论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黄铁军表示,AI之所以能够在近年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就因为它能够理解单一单元在单元组群中的位置,从而可以精确理解某一单元或符号的意义。潘天鸿介绍了和虚拟拍摄有关的技术在近年取得的进展,尤其是通过绿幕加实景的方式,为现场与后期处理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国产的自动对焦系统也取得重大突破,它利用激光雷达来实现高精度的跟焦与对焦,解决了电影行业长焦镜头难以跟焦的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实际应用,王红卫认为,在创作阶段,尤其是前端创作阶段,人工智能更多地起到“威慑”的作用。所有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但是它实际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ChatGPT创作出优秀的剧本,这仍然是一种想象。在他看来,创作界仍然在观望、等待、尝试,真正的变革还没有开始。
凯斯·范奥斯特鲁姆介绍,AI有不同的类型,可以替代部分人类的工作,但是目前看来仍然缺少创造性,更多从事辅助性工作。他认为,AI无法立即改变整个电影体系,而更像是一种工具或媒介,它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决定于人的使用、人的思想。
与会专家们就虚拟拍摄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讨论。潘天鸿认为,将来的虚拟拍摄有两类,LED幕墙和绿幕。一到两年之内,AI可以实现虚拟拍摄的布景,并且虚拟拍摄会更加下沉、大众化。凯斯·范奥斯特鲁姆认为,虚拟拍摄并不能保证在每一个场合都能取得成功,因为电影画面的背景和前景需要互动。在人物表演发生之前,背景无法完全先行决定。有时候,绿幕反而更加适合电影制作的需求。
关于国内的虚拟拍摄,以及其与科幻电影拍摄的关系,王红卫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更具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是否会首先取代传统技术,“物理加算法”的技术是否会完全取消其物理维度。电影从业者应该未雨绸缪,将虚拟拍摄和人工智能更圆满地结合起来。作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专家,黄铁军认为,AI在短期内还只是工具,不能替代创作者的自主意识,但是可以替代很多装置和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用好AI这个工具可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重要契机。
第二场对谈仍由陈旭光主持。他认为,电影的工业属性是电影的题中应有之义。近些年来电影工业不断升级换代,电影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影工业意识,关于电影工业、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思考伴随着不断升级的电影生产实践而成为热点。但当下,我们似乎突然有点措手不及地猛然面对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影响,我们可能要重新思考电影工业化的问题。夏斯宇认为,虚拟拍摄技术只是虚拟制片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偏向于辅助工具,是一个特效技术前置的工作流程。它的核心不在于技术创新本身,而是流程开发和落地。他认为,虚拟拍摄作为新技术不应该急迫强调自己的地位,先让从业者使用、了解虚拟拍摄更为重要。图拉古认为,虚拟行业“一分为三、AI最大”。一分为三即传统绿幕、LED虚拟拍摄、AI感知制作。前两者优缺点明显,而由他提出的AI感知虚拟制作系统,数字化程度高、成本低、所见即所得、能耗低,但缺点同样明显,例如受芯片限制、产能无法跟上。马平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和电影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赛道,让我们有机会构建自主的硬件标准、工业体系、艺术观念。田丰表示,原来的电影工业化是从工坊到工厂,是人类密集型产业,而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应该是数字密集型产业,数据就是未来的货币。
尹鸿认为所有的电影技术服务于三种功能,降本、增效、赋能。而人工智能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需求。他表示,中国每年生产800到1000部电影,百分之七八十的电影投资在千万级别以下,而人工智能将尤其对小投资电影、创意制胜的电影起到辅助作用。未来的时代,人的艺术创造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是并行的。关于中国电影工业化,尹鸿说,此前的工业化是以园区、实景、设备为核心,未来的工业化将以数据资产、大模型为核心。缺少足够数字资产的中国影视企业,未来将会面临危机。电影工业的坚实发展需要关注最基础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