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提出,国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旨在推动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这充分表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是增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必然要求。基于此,英语翻译教学作为培养国际化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要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时代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应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以培养“坚守国家立场、精通中外翻译、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为核心,持续深化英语翻译教学改革,以充分满足国际传播视域下国家发展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融入国际传播理念,
重构英语翻译教学思想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一论断的提出不仅为今后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重申了英语翻译在不同政治、文化群体间的国际传播作用。
基于此,承担翻译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应首先革新教学思想,坚持以国际传播理念为指导重构英语翻译教学思想,培养具有国际传播意识的英语翻译人才。一方面,转变以翻译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思想,将对学生国际传播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养纳入教学体系中。长期以来,我国英语翻译教学以翻译技能的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重视翻译技巧教学和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学习,而忽视国际传播的双向交流特质,以及学生家国情怀、国家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国际舆论场中关于抹黑、诋毁中国的言论时无所适从。如今,我国翻译工作已实现由翻译世界向翻译中国的转变,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者也应自觉将国际传播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等,进而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意识的国际传播者。另一方面,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思想中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态度的国际传播者。究其根本,英语翻译人才的意识形态问题直接关系着其在国际传播中的立场问题,尤其在当前不断变动、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英语翻译人才的政治立场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应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重新审视教学定位、重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为国家培养有态度、有担当的国际传播人才。
融入中华文化素材,
优化英语翻译教学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从文明高度对我国国际传播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国际传播中“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不竭源泉。英语翻译人才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只有始终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然而在当前英语翻译教学中,大多只重视目标语文化的输出,而忽视本土文化的输出,导致学生对“自由女神像”的翻译十分了解,却不知如何翻译“中秋节”“龙图腾”等中华文化。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华文化素材刻不容缓。
一方面,在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中融入大量中华文化负载词,以提升中华文化翻译教学内容占比。英语翻译教师应从经典文学作品、文化类纪录片、领导人讲话稿、中华文化最新成果中挖掘、提炼蕴含传统文化基因的文化负载词,并在保留中华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接近目标语者的表达习惯对其进行阐释、翻译和解读,以全面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比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包含大量中国成语、俗语以及诗词等文化负载词,可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丰富的中华文化内容。另一方面,探索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英语翻译教材。教师应时刻关注国内外受众关注的国际性议题,并寻找国际传播中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进而以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叙事范式和翻译范式编写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英语翻译教材,以此弥补中英文化差异,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基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
改进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被视为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话语能力和翻译能力不仅是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必要条件,更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话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背景材料和翻译文献之后完成指定的翻译任务,或者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翻译模拟训练,因而导致教学缺乏实际应用和实践环节,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提出“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打破学科壁垒,采用跨专业的思维推动与其他专业的融合互通。基于此,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注重与生态学、传播学、医学、法学等专业的深度融合,以提升学生话语能力和翻译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传播中,国际话语的对外传播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政治话语、医学话语、法律话语、文化话语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自身的话语表达范式和概念范畴。因此,英语翻译教学应加强与不同专业的跨界融合,通过不同专业情境和话语表达推动英语翻译教学实现由通用翻译人才培养向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转变。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通过开设医学口译工作坊,抓住国际医疗市场需求和中医药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汇聚来自翻译领域、医学领域的专家师资,以及各大院校翻译、医学专业的学生,既有效拓宽了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口径,也推动了“翻译+医学”的跨界融合,进而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国际话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是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英语翻译作为对外沟通的桥梁,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我国翻译人才队伍建设中高素质、专业化、非通用语种的翻译人才依然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国际传播效能。基于此,英语翻译教学应积极回应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国际传播为核心更新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范式,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质的国际传播者。
(作者系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西安外事学院2023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汉英翻译》(项目编号:KCSZ202326 )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