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工业遗存,见证了我国工业化建设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是新时代塑造中国工业形象、讲述中国工业故事的革命文物与红色资源。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影视产业中,推动影视产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发展新征程。在数字时代,以数字影视多维度、立体化呈现红色工业遗产,既可为红色工业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打开数字化的新篇章,也可为观众沉浸式感受红色工业的现实场景和历史变迁提供丰富渠道,使红色工业遗存不再仅保留于书籍或遗址中,而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数字影视作品
助力红色工业遗产创新呈现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影视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影视产业,使得影视产品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元、立体。而数字技术在影视产业的创新应用,使凝聚着红色记忆与工业精神的红色工业遗产得以创新呈现,一方面推动红色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红色工业遗产的历史图景、真实样貌,从而使沉睡于广袤大地上的红色工业“活”起来;另一方面借助数字推广平台助力蕴含红色工业遗产的影视作品广泛传播,进而推动红色工业遗产“火”下去。
数字影视作品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生产制作、编辑剪辑、存储传播的影视作品,将其与红色工业遗产相结合,可利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现代科技展现立体宏大的红色工业遗产场景,真实呈现我党在百年工业化建设中的工业遗迹,将青藏铁路、襄阳卫东机械厂、重庆鹅岭二厂等工业遗迹遗址搬至大屏幕,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完美融合,给观众带来逼真、震撼的视觉效果。比如,青岛耐火厂厂区有着丰富的红色工业遗产、保存着完好的工业历史风貌,吸引了大量影视作品前来取景,其中科幻电影《独行月球》通过数字摄影技术、数字特效技术以及虚拟制作平台呈现出工业遗产老耐火厂的原始风貌。随着短视频、社交媒体的迭代更新,受众逐渐养成“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在此背景下,影视作品制作方应积极转变传播思维,通过制作红色工业遗产的影视微视频或影像网络版推动红色工业遗产的碎片化、社交化传播,进而增强红色工业遗产影像传播的影响力。
数字影视文创
助力红色工业遗产创新传承
当前,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制作方以文创产业为引擎、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打造出一系列兼具科技感和创意感的数字影视文创,如数字盲盒、线上手游、数字藏品、数字文创园等,不仅使原本严肃、古板的红色工业遗产变得可亲可爱,以现代化形式贴近大众生活,而且极大地推动着红色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承。
在“虚实结合”“以虚助实”的风潮下,元宇宙、数字藏品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此,影视制作方应积极与神缘(影视文化IP专属数字藏品发行平台)进行合作,共同打造有关红色工业遗产的数字艺术品、数字音乐、数字游戏、数字纪念品等影视类数字藏品,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广泛性、交互性与全国各地的数字藏品爱好者建立联系,在塑造数字藏品品牌形象的同时,助推红色工业遗产的广泛传承。比如,作为神缘数字藏品平台的首发作品,电影《你好,李焕英》共发行了4款系列数字藏品,其中襄阳卫东机械厂的历史场景也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在围绕红色工业遗产开发数字影视文创过程中应结合人工智能、交互技术、VR/AR等数字技术拓展用户的体验边界,使用户沉浸式体验红色工业遗产的历史场景,深刻感悟红色工业遗产所承载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数字影视基地
助力红色工业遗产的创新发展
红色工业遗产记录着我国工业发展的轨迹和成就,既包括工厂建筑、机械设备、生产工艺等物质遗产,也包括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精神遗产。在数字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工业遗产,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和新地标,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数字影视基地作为专门拍摄制作电影、电视剧、广告和其他数字媒体内容的场地,在推动红色工业遗产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帮助我国重要的工业遗址实现活化利用,也可通过“影视+工业+旅游”的形式助推红色工业遗产的创新发展。因此,我国各地区应依托自身工业资源优势,将红色工业遗产打造成沉浸式的影视展览馆、拍摄基地等产业园,使其成为助推良好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地标性建筑,通过沉浸式、故事性、智慧化等展示方式将珍贵的红色工业遗产渗透于园区的各个角落,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并积极参与到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影视产业正在借助科技的力量逐渐渗透到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与可能性。通过数字影视作品,红色工业遗产的历史场景得以直观展示;通过数字影视文创,红色工业遗产得以活态传承;通过数字影视基地,红色工业遗产得以创新发展。在工业遗产保护踏入新征程的当下,我们应持续推动影视产业与红色工业遗产数字化领域的交叉创新,加强多方合作,拓展产业链条,以期为我国红色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青岛工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3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2301212);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调研项目(23WLV003);2023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专项项目(CTL202307010);2023年度山东省高等教育研究项目(23HER06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