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形势下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资助项目课题《新形势下的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创新研究》结项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分公司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等学术支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导演、编剧俞白眉,编剧袁媛,《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副教授范小青以及课题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中国影协电影数字制作委员会副会长刘藩,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分公司副总经理陶鹃瑜等参加。
刘藩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完成情况,强调当前电影创作应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捕捉真实的社会脉动,并通过电影艺术的表达,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身边的世界。陶鹃瑜认为现实主义不仅是电影创作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现实题材电影应当关注社会热点和人文关怀,讲述真实的故事,传递真挚的情感。饶曙光强调了当前“青年文化英才”支持制度对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性,指出这些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在深入探讨农村、体育、民族等现实题材中,为中国电影创作开拓了新的思路与空间。
俞白眉认为当下的电影更加强调情感共鸣,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娱乐效果,这种趋势反映了观众对于真实性和情感深度的追求,这也是电影创作需要理解和把握的重要方向。左衡对课题对电影创作必须面对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或原则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探讨,强调了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主张通过更具实践性和伦理性的方式来探讨这些问题。赵卫防特别强调了叙事能力在现实题材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核心母体,并指出历代导演在此领域的突出贡献,尤其是第三代导演如谢晋,他们通过戏剧性的叙事方式将现实题材推向了高峰。袁媛认为创作应该突破传统印象,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复杂性和缺陷。创作者的观念和态度对作品影响深远,因此必须与时俱进,接受新的观念和视角。
张燕认为,艺术家们需要有智慧去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创作实现现实与艺术的结合。她同时建议,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模式和成功案例,以指导未来的电影创作实践。 在家庭题材电影创作方面,索亚斌注意到近年来非血缘关系的家庭重组成为一种新趋势,代际冲突成为核心矛盾的电影增多。他认为,这反映了观众对家庭和社会关系模式变化的关注。在论述现实主义精神在电影创作中的关键性时,皇甫宜川强调了情感和勇气的重要性,认为这两者是创作优秀现实主义作品的基础。他还提到了从产业角度看待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重要性,强调大型、中型、小型电影的共存对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范小青表示,现实题材电影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类型化的手法触及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反映当下的现实境遇,认为通过类型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现实主义精神的表达和传播。
陈旭光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了现实题材电影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指出现实题材的类型表达和风格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寄生虫》那样的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接地气的现实题材作品却充满隐喻、象征和假定性。他认为当下中国电影可以做“现实向作品/想象力消费型作品”的“二元对立”区分,前者关注现实主义精神,后者则超越当代时间和空间限制。建议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现实题材与不同类型、风格的结合,提高创作质量和观众认同度。
(卢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