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享受,美的享受,美的享受——观看电影《只此青绿》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美的享受,甚至是超级审美享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看。”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这是电影《只此青绿》中对少年天才画家希孟的生动描绘,而这句名言又何尝不是对这部电影创作的完美诠释——在大银幕上,观众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一部如《只此青绿》这样清新唯美又极具东方韵味、中华美学精神的电影了。不仅如此,作为一部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的电影,它不仅是舞剧与电影两个行业在跨界融合上的一次先锋尝试,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人在电影创作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积极姿态,更是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站在十字路口时的一次珍贵实践。
首先,在表现形式上,《只此青绿》成就了一次舞剧与电影艺术的完美交融。以舞蹈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舞剧,没有台词辅助,单靠肢体语言与音乐配合来呈现人物、推动剧情,一定程度上它与电影艺术有着极大的区别。电影《只此青绿》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是舞剧艺术生命的一种延续,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电影并非只取其故事,而是很大胆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舞蹈演绎,几乎复刻了舞蹈诗剧的原版内容,并凭借对光影艺术的驾驭能力,对舞剧的娴熟掌控,让舞剧和电影两种艺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不论是原版舞剧还是上映的电影,都堪称是“流动的画卷”,在艺术审美方面已经达到了大多数国产电影无法企及的程度。唯美的镜头呈现,流畅的诗意化叙事,抑或深沉而又韵味悠长的情感表达,无一不让人不被震撼,不让人不被感动,不让人不深思。
在电影中,舞蹈成为电影艺术表现的别样表达,尤其为电影人物的情绪释放与剧情的留白提供了良性思考。譬如少年希孟在江南雨中采风一段,少年自由的心境与满心的欢喜,经由飘逸洒脱的舞蹈演绎,成就一场如《雨中曲》的经典场面。雨濛濛的江面上,希孟一跃而起,水花四溅。那种酣畅淋漓、畅快肆意,还原了原舞剧舞台上那种流淌的诗意,含蓄而浓烈的情感表达。与此同时,每一位舞蹈演员与灯光、道具、音乐合力营造出的氛围感,更借助电影这个媒介,剪辑切换、上天入地,各种衔接特效自由,不像剧场受距离、空间尺度限制,完美地诠释了舞蹈演员抑或欣喜抑或哀愁的样子,那些受限于舞剧无法表达的细节、微表情甚至泪水盈眶的情绪爆发,在此刻与艺术表达、与电影画面水乳交融。
可以说,电影的镜头语言也将舞蹈的细节之美、意境之美放大,故事的呈现因实景的加持更有沉浸感,角色情绪则通过特写得以尽情释放,让舞蹈演绎更具感染力的同时,打破了舞台艺术“只可远观”的壁垒,赋予了舞蹈艺术更具细节感的观看体验。
其次,在叙事上《只此青绿》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守正创新”。一方面影片以《千里江山图》这幅名画为灵感,聚焦了少年天才画家希孟短暂而又传奇的创作历程,而从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展卷人”打开画卷,观众被吸引进入历史场景“神游”画卷创作。观众跟着展卷人的视角,认识了十八岁的天才少年希孟,知道了这幅传世之作背后的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篆刻人所篆刻的字迹,织绢人劳作的工序,采石人锤锤落下的惊心动魄,制墨人脸上的沧桑和遒劲,尤为喜欢的是制笔人,囿于一方,随着山的开合而现出真容。之前并未感觉她所困的是如此狭小的天地,也更加理解了她以笔为信,想让人代看四方的心情。这些都体现了主创团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也让片中的每个角色更加丰富立体。观众也终于理解,为何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展卷人,在见过种种巧夺天工惊世骇俗的艺术品之后,泪盈于睫,想要追逐着希孟的缥渺孤鸿影百世千生的心情了。
流畅的衔接也是电影一大特色,原舞剧利用旋转的挡板进行场景转换,而电影中没有了挡板,制作方巧妙地利用一些情节和道具做衔接,让剧情之间的过渡更加流畅,例如“习笔”篇章结束后,只通过一把扇子就自然而然地转换到下一个场景里。除此之外,一些画面骤然凝滞,又缓缓展开,美不胜收。织绢人扬起的裙摆,在慢镜头下像花朵一样徐徐绽放,这是在剧场无法欣赏到的瞬间。伴随着吕亮老师的音乐,完美震撼,动人心弦,尤其是采石人章节里,合适的节奏和留白,每一落锤,都敲在观众心里,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共振。
作为原舞剧的观众,笔者看电影的过程中很多次心里都冒出“原来是这样”的感慨,特别是“习笔”单元,舞剧会让人一开始并没有那么清楚突然的笛子是为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电影很详细很迅速地描述了在翰林画院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也通过舞蹈演员的步伐编绘了一整个风趣幽默的剧情,不只是俏皮的舞蹈,而是独立的一个小场景。“青绿”章节,用镜面倒影的手法,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唯有青、绿二色立于其中;而希孟“入画”时,背景交错变幻,灯火在疾风骤雪中微微一点,摇动着,倾倒着,似乎即将熄灭,一股青烟斜着,无力地上飘。十八岁的希孟,他的生命,也将要燃尽。然而他决然提笔,继续创作这不知前程如何的画。灯火似乎受了鼓舞,直起了脊梁,那缕青烟也扶摇直上。雪无法浇灭的,是少年画家心中的热忱。电影富有想象力地传达出了那种跨越时空的永恒感。片尾展卷人与希孟的隔空对望,仿佛穿越时间长河,深情对话;这种超越时空的相见对话,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
影片《只此青绿》采用了中国古代故事经典的传奇叙事,延续了宋元话本以奇动人的创作传统,恍然“南柯一梦”的复现。在传奇的主线之外,影片也用回忆的非线性叙事讲述了希孟十五岁习画的场景,并穿插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等中国古人劳动的情节,浑然地利用舞蹈烘托出情绪的感染力,将创作的艰辛娓娓道来,更勾勒出华夏千年劳动人民的群像图鉴,创新性地将个人传奇转化为“人民史观”的书写,升格了故事立意,也迎合了时代主题。
第三,非常值得称道的是,电影《只此青绿》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所做的努力。如果说舞蹈诗剧融合了传统古典舞蹈、传统音乐,将彰显中国美学巅峰的《千里江山图》淋漓呈现,那么电影《只此青绿》则通过电影这一更为大众的形式,将这个极具东方韵味,拥有中国式独特审美的故事带给了更多观众。尤其是经由蒙太奇镜头语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技巧,以及专业的影视特效制作等电影技艺的渲染,故事更为具象化,成为适合在大银幕上欣赏、可以高度传播的作品,其中蕴含的中国美学、中国意境、中国智慧、中国精神通过电影传递给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美学教育氛围。
于此,电影《只此青绿》无疑是国庆档乃至整个2024年电影市场上一抹惊艳之色。当前,全球电影产业迅猛发展,中国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电影人更应当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共同体美学自觉,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展示创新,更着眼于审美体验的深度和多样性。《只此青绿》对电影本身发展而言,它脱离了电影的常规创作模式,为当下中国电影人寻找中国特色艺术创造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与思考。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新的、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挑战新问题。市场在变化,观众在变化,电影人必须以变应变,以攻为守,勇于创新,才能够寻找到电影发展的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实现新发展。《只此青绿》这类敢于创新、品质优良的电影创作生产,为中国电影多元化发展增加了新路径,也为中国电影在国际赛道竞争打开了新思路。而对观众而言,影片将小众艺术与大众审美的融合,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既观照了小众舞剧群体,也给予了更广大观影群体充分的尊重,他们通过影片,全情进入一场非凡的涤荡灵魂之旅、视觉盛宴,无疑就是电影《只此青绿》为观众带来的最好礼物。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只此青绿》片尾提到,矿石颜料不易保存,每展出一次原画,都是一次不可逆的、极大的损伤,上一次《千里江山图》展出还是在2017年的故宫博物院。再天才的画家都有落幕的时候,再灿烂的文物都有消逝的一天,不过,因为有更多文物修复者的坚守,但愿那一天来得更晚一点!而对于电影、电影人而言,心中有光,砥砺前行,踔厉奋发,未来仍然是可以期待的!
(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师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